东南亚文学dongnanya wenxue
东南亚文学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文学。东南亚文学按其发展历史可分为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两个时期。
东南亚古代文学深受汉文学、印度文学、伊斯兰文学的综合影响,但也有其地区性与民族性。
受汉语言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越南文学。汉语文学在越南文字“字喃”创立之前占据着越南文学的主导地位,字喃文学发展起来之后,汉语文学并未衰退,一直与字喃文学长期并存。
受印度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这些国家的人民大都信奉佛教,所以佛教文学在他们的古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
现在的老挝,在公元749年建立澜沧王国,14世纪国势最盛,盛行佛教文学。据《本生经》改写的《十戒》最为有名。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故事集《五卷书》也有老文改写本。世俗文学中有写爱情和英雄的叙事诗体。16世纪出现了小说、戏剧和史诗,如《妖女和十二嫔妃》、《大象和蚂蚁》、《巴亚的故事》、《澜沧史记》、《万象王朝史记》等。
柬埔寨一带早在1世纪就建立了扶南国,后于六、七世纪间被真腊(高棉)所征服。留传至今的文学作品最早的是吴哥王朝(802—1426)年间的传本。内容多属佛教文学,题材来自印度史诗和《佛本生经》。吴哥王朝以后,最主要的是宫廷文学和世俗文学。
缅甸一带在1世纪出现若干小国。11世纪末开始出现的蒲甘碑铭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缅文文献。流传至今的缅甸古诗最早的有蒲甘时期的《自然律》、《卜巴神山》等数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四言诗已有较高水平。其后佛教文学有很大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僧侣诗人,如信摩诃蒂拉温达、信摩诃拉达塔拉、信乌达玛觉、敏巫法师、吴奥巴达、基甘辛基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贡榜王朝末期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吴邦雅(1812—1866),他前半生为僧,40岁才还俗为官。他的创作并不限于佛教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描写了社会现实,代表作有《卖水郎》(剧本)、《六彩牙象王》(讲道故事诗)、《香艾草油》(诗文书柬)等。
13世纪中叶以后,泰国形成统一的封建王朝。泰国的古代文学基本上分为宗教文学和宫廷文学两大类。佛教文学中最著名的是素可泰五世王立泰根据30部佛经编成的《三界经》(1345)。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名著,反映了当时泰国人的宗教观、哲学观和科学观。泰国的许多国王喜好文学,一些大臣也往往因为文才得到赏识重用,所以宫廷文学相当发达。著名宫廷诗人有西巴拉(约1658—1693),他的代表作《西巴拉悲歌》中的1000多行诗,写了自己的身世,描绘了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宫廷的不满,被视为泰国诗歌中的典范作品。著名诗人顺吞蒲(1786—1855)的创作完善了“格仑”诗体(八言诗),被人们尊称为“格仑之父”。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帕阿派玛尼》,全诗25500行,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他还参加了民间叙事长诗《昆昌与昆平》、《拉玛坚》(即印度的《罗摩衍那》的改写本)等作品的编订工作。
与上述国家不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最初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又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印度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印度教而不是佛教。两个国家所处的马来群岛的古代文化很不统一,形成了爪哇、马来、巽他、巴厘等几种不同的古典文学。其中马来古典文学被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视为他们国家的古典文学。这一地区的文学从出现起直到14世纪初期主要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其中以爪哇文学最发达和最典型。爪哇文学最初是翻译和改写印度的两大史诗,后来印度文学的影响逐渐衰弱,仿照梵文诗格律创造的“格卡温”体诗被富于爪哇民歌特色的“吉冬”体诗所取代。民间传奇故事也成为爪哇古典文学的重要题材。十三、十四世纪伊斯兰教通过波斯、印度传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马来古典文学得到较大发展。初期许多作品的内容是伊斯兰先知故事或阿拉伯、波斯神话。在伊斯兰文学影响下,马来古典文学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文学体裁,一是“希卡雅特”,即传奇小说,其中代表作是《杭杜亚传》;一是叫做“沙依尔”的叙事长诗,代表作是《猫头鹰之歌》。
16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侵入东南亚,东南亚各国开始向近代社会过渡。西方文化大量渗透到东南亚,产生了受西方教育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积极传播民主、自由和科学思想。同时,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先后获得了独立,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菲律宾是东南亚最早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由于殖民者的破坏,菲律宾古代文学资料所传甚少。近现代的菲律宾文学是在反殖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杰出诗人、作家黎萨尔(1861—1896)的长篇小说《不许犯我》(一译《社会毒瘤》)和续篇《起义者》描写了菲律宾人民对民族解放出路的艰难探索,充满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1896年12月,殖民当局以“通过写作煽动人民叛乱”等罪名枪杀了黎萨尔。
缅甸在英国的统治下较早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优秀作品。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实验文学运动”,为推动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36~1941年间的“红龙书社”积极提倡进步文学。1945年作家貌廷(1910— )出版的长篇小说《鄂巴》,出色地描写了当时农民的悲惨生活。50年代,出现了加尼觉玛玛礼(1917—1982)的《不是恨》、吴登佩敏(1914—1978)的《旭日冉冉》等优秀的长篇小说。
泰国在近代文学初期,文坛几乎被皇室成员和政府官员所垄断。1932年资产阶级维新政变以后,新文学得到较快地发展,出现了一批新作家。西巫拉帕(1905—1974)是新文学的重要奠基者。他的中篇名作《画中情思》通过一个爱情悲剧的描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及其特点。长篇小说《向前看》成功地塑造了觉醒了的青年一代的形象。著名作家社尼·骚瓦蓬(1918— )的长篇小说《魔鬼》、克立·巴莫(1911— )的《四朝代》都是泰国新文学的典范作品。
19世纪下半叶,印度尼西亚文学进入了现代新文学时期。20年代,出现了以马斯·马尔戈为代表的早期无产阶级作家。慕依斯(1883—1959)的长篇小说《错误的教育》表现了对西方奴化教育的忧患意识。30年代以达梯尔(1908— )为首的“西方派”通过创作大力宣扬西方文化和文学。40年代的诗人安哇尔(1922—1949)第一次把表现主义手法运用到印度尼西亚诗歌创作中,开创了新的诗风。独立以后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1925— )。他的《人世间》四部曲(《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自1980年后陆续问世,轰动了文坛。它史诗般地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的曲折历程。
马来西亚的近现代文学是在20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二十、三十年代的作品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50年代,形成了“50年代作家行列”亦称“50年代派”,其宗旨是“进行文学革新”。60年代初阿·萨马德·赛义德的长篇小说《莎丽娜》标志着马来西亚新文学的进一步成熟。
近几年,东南亚各国文学的地区性交流日益加强。1979年由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设立了“东南亚文学奖”,一年一度的评选奖励当年该地区最优秀的作品。
东南亚文学
1.越南文学:越南古代文学主要是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歌谣。10世纪中叶建成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与中国文化、政治交往频繁。汉字与中国文学的输入,有力地促进了越南文学的发展,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长期以来,儒家思想与汉文文学是其文学的主流。13世纪“字喃”(越国音字)发明后,逐渐形成汉文文学与字喃文学并存的局面。至18世纪,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字喃小说与诗歌,如阮攸(1765~1820) 的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与19世纪女诗人胡春晋(19世纪初) 的字喃律诗是越南古典文学的高峰。1885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民族革命文学兴起,成为现代“国语” (拉丁化越文)文学的主流。胡表政(1885~1958)、阮伯学等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现实批判倾向的作家成了新文学先驱。越南八月革命和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中,新文学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胡志明的汉文诗集《狱中日记》和其他汉诗,60年代发表的《越南诗选集》、《文选》、《短篇小说选》,和阮辉想、元玉、元鸿的中长篇小说等。2.柬埔寨、老挝、泰国与缅甸文学: 印支半岛上的这些国家和越南一样,都是在中古时期才有了成文的历史与文学。其中古文学深受印度文学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又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养分。如老挝的寓言诗《娘丹黛》即改写印度《五卷书》而成。19世纪各国相继沦为英法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民族文学受到压抑。20世纪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展开,各国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现代文学兴起,现实主义普遍成为文学主流。各国独立后,文学事业又有进一步发展。3.马来亚与印尼、菲律宾文学: 在古代马来人及其后裔聚居的上述诸国,很早已产生了相当丰富的马来古典文学。7世纪前已有极少量马来文诗文遗迹。14~17世纪的马来亚半岛南部与苏门答腊一带,成为古典文学的中心,并深受印度与伊斯兰文化影响。其书面文学主要是以马来文改写的印度与伊斯兰国家文学作品,以及本民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记述马六甲王朝兴衰的《马来由史话》(1615) 和被誉为马来文学的《奥德赛》的长篇传奇小说《杭·杜亚传》,后者描写了14~15世纪马来民族英雄杭·杜亚的巨大功绩,最初系民间创作,至十七八世纪后始由文人加工写成。古典文学最后一位代表是阿卜杜拉。宾·阿卜杜卡迪·门希,其小说已带有鲜明的过渡时期痕迹。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民族意识高涨,印尼新文学在八月革命后完成了一次飞跃,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和诗人,如普拉姆迪亚、乌杜伊,诗人哈拉哈普、古纳等。独立后许多进步作家团结在“人民文化协会”周围,文坛十分活跃。这种局面延续到6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形势的剧变而转入了低潮。菲律宾长期受西班牙与美国殖民统治,语言、文化上受西方影响较大,但民族意识始终极为强烈,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爱国作家,如巴尔塔萨尔(1788~1862)、黎萨尔(1861~1896)、当代作家华奎因与冈萨雷斯(1915~ )。现当代文学中以英语创作小说成就最为突出,其主要倾向是民族主义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