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工气候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工气候室réngōngqìhòushì

〈名〉在人工操作、控制下,能创造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大气成分等气象条件,模拟生成风、霜等天气,以进行生物研究试验的设施。
 ◇ 威斯康星大学利用人工气候室所进行的农业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人民日报.1981.1.13)
 ◇ 建了国内比较先进的组培室和人工气候室。(人民日报.1998.9.10)

人工气候室rénɡōnɡqìhòushì

在人工操作、控制下,能创造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气压、大气成分等气象条件,模拟生成风、霜等天气,以进行生物研究试验的设施。

人工气候室phytotron

可调节控制室内两种以上气象因子,用于研究环境和生物相互关系的一种设施。它具有设置多组合对比的实验能力,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当研究一种环境因子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时,使其他因子在所有对比处理中均保持不变,从而实现精确的“解析”自然。这是人工气候室不同于环境调节温室或植物工厂的重要区别。
概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人工气候室是早期的人工气候设施,具有许多独立的实验房间,各实验房间有不同等级的温度、湿度、光照指标。各实验室的环境指标是恒定不变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目的选用不同的实验房间。若要改变植物的实验条件时,就得将供试植物从一个房间搬向另一个房间。这种方式称为“帕萨迪纳式”。1958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在堪培拉建成并定名为“人工控制环境研究室”(CERES),人工控制面积的2/5采用“帕萨迪纳式”,3/5面积采取在实验小室里再放入多个人工生长箱的办法每个生长箱具有独立的空调机组,可以根据实验人员的要求,在实验小室所提供的环境基础上,实现二级调节。采用在实验室内套生长箱的双重结构,称为“堪培拉式”,为第二代人工气候室。第三代人工气候室在“堪培拉式”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并日趋完善。其特点之一是每个实验小室均可随意进行独立调整,不需要将实验植物搬来搬去寻找恒温值实验小室。这不仅可以节省劳力和搬运的专用设备,也不必顾虑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不利的环境影响,造成实验的失败。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就是具有这种独立调节功能的实验小室。特点之二是小型化。日本的一些“进入式”大型生长箱,工作人员可以走进去进行操作,事实上就是人工气候室的一种装配型设施。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人工气候室已逐渐让位于这种装配型人工气候室。
类型 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人工气候室、动物人工气候室、昆虫人工气候室、综合生物人工气候室、人类医用人工气候室等。从设施规模和服务对象看,又可分为综合大型人工气候室、专用型人工气候室、小型人工生长箱群等三种。从光照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人工光照气候室等。
主体建筑 环境调节室是人工气候室的主体建筑,包括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的温湿度程序控制室,分光照射实验室、土壤温湿调节实验室、空气组成成分实验室等。大型的人工气候室的建筑群包括化验室、分析室、预备实验室、中央控制室。小型的人工气候室一般只包括环境调节室、机械及控调管理室。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的房间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为了清洁玻璃外表面,常设有可移动的梯子。为避免夏季强烈太阳辐射,一般用遮光网,在有条件地区可采用屋顶淋浴措施。人工光照气候室,要求照度在数万勒克斯以上。为了消除这些光源发出的热量,常用高强度玻璃将光源与生育区隔开,形成独立的灯室,并设有独立的冷却系统,一般把外界空气导入灯室进行通风冷却。也有用冷冻机进行冷却,使干燥的空气在灯室内反复循环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带进来的灰尘、虫卵等。也有用水或其他特殊溶液形成薄膜在两层玻璃板之间循环流动进行冷却。
设备系统 包括加热、制冷、加湿、除湿、通风换气、气体成分控制等各种装置。加热,采用水暖和气暖等设备。制冷,采用制冷机械,由压缩机和冷凝器进行工作。小型制冷多采用半导体电子制冷技术。在需要低温的人工气候室,室内装有直接蒸发盘管,通过三台或二台制冷机分级控制。
人工光源,需考虑光照强度和光谱两个方面。为了模拟外界环境宜选择发光效率高、光谱接近阳光的电光源。当一种电光源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将几种电灯组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常用的有白炽灯和荧光灯。白炽灯的色温为2300~3300°K,用以补充光谱中600纳米以上的长波部分是很有效的,但从电能消耗角度来看,它的转换效率不高。荧光灯有高的转换效率,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荧光物质获得所需要的光谱,因此使用较为广泛。为弄清植物生长发育与光量光质的依存关系,应在某一波段内使光照强度和能量分布都能够连续调节。
早期人工气候室主要采用电力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后,实现了在最佳的工况下运行时有最佳的效率,消耗最低的能量和保证最佳的空调质量。


人工气候室rengong qihoushiphytotron

在室内人为控制某些气象要素或模拟自然界一定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生物实验的设施,亦称环境调节实验室。通过各种动力系统和控制装置,能调节出不同的气温、湿度、空气成分、光照度、光照时间、光谱成分, 以及风速、降水和气压的变化及其不同组合的气象条件。在农业上,主要用于研究气象条件与作物生育关系。可缩短试验周期,有利于研究灾害天气对作物的危害,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加速作物的世代繁殖和育种。此外,还可以用于低温种子贮藏和水培,园艺、水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目前大型人工气候室在许多国家不仅用于进行科学研究,还常常用于实际生产。
简史 人工气候室渊源于历史悠久的温室。现代人工气候室是本世纪30年代在日本、美国先后建立的,直至1949年才由日本学者首先定名为“phytotron”。随后荷兰、苏联、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建立。60年代后,法国、美国、丹麦和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大型的人工气候室。尤其是1967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人工气候室,其面积达5000平方米。同年, 中国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较大的综合人工气候室。
分类 人工气候室种类很多,按研究要求可分为开环生态系统和闭环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为在地面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建立的室内模拟生态环境实验室,这是常见的一类;后者为完全地下封闭式的模拟生态环境实验室和模拟宇宙飞船在外层空间的封闭式生态环境实验室。按其实验对象可分为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生物和人类医用等多种。按其控制系统可分为中央的和独立控制式的,按其设施规模和使用特点可分为综合大型的和专用型的等等。
结构 人工气候室一般由六部分组成:❶壳体:多为专门设计的房屋。墙壁加隔热材料。
❷动力系统:包括加热、制冷、加湿、除湿、人工光照、排气换气和气体成分控制等各种装置。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它们分别采取不同的技术设备和组装形式, 如热装置有电、水、汽加热多种。制冷装置一般为膨压式制冷,由压缩机和冷凝器进行工作, 后者分水冷却器和风冷却器两种。小型制冷用电子制冷。人工光照采用各种灯泡, 如白炽灯、荧光灯、水银灯、氙灯和组合灯光等等。
❸控制及监测系统: 控制系统分手控、触点式简单程序控制及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各要素。监测系统由各种感应元件通过传感器用自记纸记录或数码管显示出来。
❹各类实验室: 有专用和综合实验间, 包括缓冲室等。
❺实验样本培养室: 如温室、暗室等。
❻附属设施: 如化验室、仪器维修室等。

人工气候室

见“生物物理学和仿生学”中的“人工气候室”。


人工气候室

又称“植物人工气候室”。一种模拟自然界各种气候条件所设计的密闭系统。原理是对某一密闭系统中的光照、温度及空气、土壤湿度等气候因素人工加以控制,藉以模拟自然界的阳光、雨、干旱、霜、风、雪等。用于研究植物生长与各种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控制其生长、发育的节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