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科技合作
80年代,四川省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主,先后与日、英、意、德、加、美、澳、法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合作单位有国际水稻研究所、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国际农业遥感研究中心、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等。合作内容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蔬菜以及合理施肥、种植制度、农药、遥感、土壤保护、农业研究等方面。合作期间,共接待国外来访的专家学者2 000多人(次),并派出100多名科技人员出国学习、考察、进修;组织来访专家作技术报告20多次;引进各种资料7 000余份,图书4 000余册。其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简述如下:
1. 小麦穿梭育种合作项目。合作单位是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合作时间从1990年起执行。主要内容是进行资源合作研究和人才交流。现已派出2名科技人员赴墨西哥进行合作研究。
2. 农业遥感国际合作试验项目。合作单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时间为1985—1988年。主要内容是培训人才。现已为四川省培养6名具有研究水平的科技人员。
3. 玉米品种委托试验项目。合作单位是美国先锋公司。合作时间从1988年开始执行。引进的玉米品种在四川表现良好,可望在近几年内选育出新的品种。
4. 果树无病毒苗木工厂化培育技术及设备项目。合作单位是意大利政府。合作时间原定从1987年开始执行,后因故推迟到“八五”期间实施。
5. 马铃薯加工技术改良项目。合作单位是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时间从1990年开始执行。主要内容是从事资源调查和加工机械改良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6. 土壤保护技术项目。合作单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合作时间为1986—1990年。主要内容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对四川紫色土侵蚀情况进行监测。该项目的第一期内容已实施结束。由于执行情况良好,现已向欧共体争取到后续项目。
7. 耐热蔬菜品比试验项目。合作单位是亚洲蔬菜研究中心。主要内容是进行资源交流、人才培训。1985年以来引进优良大白菜品种,推广面积达666.67公顷,已选育出“夏白56”、“夏白57”两个优良品种,其中“夏白56”通过省级审定,已推广千余亩。
8. 马铃薯组织培养块茎繁殖及种质保存应用技术项目。合作单位是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时间从1986年起执行。现每年能提供脱毒试管苗5 000余支,推广面积达百万亩。
9. 钾肥农艺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单位是加拿大磷钾肥研究所。合作时间从1986年起执行。主要内容是研究钾肥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上的运用效果。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试验,钾肥在四川省的小麦、玉米、甘蔗等作物上的效果明显。从而推进了钾肥在生产上的广泛运用。
10. 水稻穿梭育种及国际水稻试验项目。合作单位是国际水稻所。合作时间从1985年起执行。目前已从对方提供水稻种质资源、供杂交亲本材料使用中,选育出了“川米2号”和“川米3号”等米质较好、抗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新品种。
11. 甜橙处理及贮藏技术项目。合作单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时间为1988—1990年。目前通过该项目的技术引进,使四川省甜橙的处理及贮藏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效益。
12. 马铃薯青枯病、病毒病研究项目。合作单位是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时间从1989年起执行。主要内容是进行资源引进和人才培训。现已选育鉴定出抗青枯病的抗源材料6份,供选育新品种使用。
13. 食用菌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单位是日本富永保人菌类研究所。合作时间从1987年起执行。主要内容是进行资源交流和人才培训。现已派出6名科技人员去日本培训。
14. 种植制度协作网技术合作项目。合作单位是加拿大农业发展中心。合作时间从1987年起执行。现已开展了亚洲种植制度的研究,对四川省种植制度改革有借鉴价值。
15. 硫酸钾试验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单位是德国土壤研究所。合作时间为1988年至1990年。主要内容是进行硫酸钾在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的研究。此项目的第一阶段已实施结束,下阶段继续进行。
16. 国际农业情报体系学西南分中心项目。合作单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时间从1989年起执行。主要内容是进行信息交流和少量设备援助,为世界传递四川省农业科技动态,同时使四川省获得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料。四川省现已获得国外10余册农业科技信息汇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