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与临渴掘井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又《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撤,剥)彼桑土(土即杜,根的意思),绸缪牖户。”(后者是一首禽言诗,是一只小鸟诉说它所遭受鸱鸮攫子的迫害和为防风雨而营巢的辛苦。 绸缪,是紧密缠缚的意思,引申指修补。) 唐·王冰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按:《素问》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医学书籍,大概是周秦之间传述旧闻而成书,内容是记述黄帝和岐伯的问答之语,唐·王冰注最早)。 “未雨绸缪”本指为防屋漏而束薪苫盖屋顶,后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临渴掘井”与此意思相反,常比喻事到临头才被迫去做,因此事情常不能办好,甚至不能办成。 《治家格言》(清·朱用纯著,用纯字柏庐,其父集璜于明末殉难。 他学晋王裒攀柏之孝。故字柏庐):“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