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裹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裹圆yì guǒ yuán即斗篷。一种外衣,长而无袖,左右不开衩,故又称“一口钟”:且说那日宝玉本来穿着~的皮袄在家歇息,因见花开,只管出来看一回,赏一回,叹一回,爱一回的。(九四·1212)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裘氁氅簑 > 一口鐘 > 一裹圓 一裹圓 yīguǒyuán “一口鐘”的别稱。因其下襬無衩,裹如圓形而得名。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卷六:“官員公服,亦用一口鐘,朔望間以襲補褂。惟蟒袍中不用。一口鐘,滿洲謂之呼呼巴,無開禊之袍也。亦名一裹圓。”《紅樓夢》第九十四回:“且說那日寳玉本來穿着一裹圓的皮襖在家歇息。”《老殘遊記》第六回:“你們把我扁皮箱裏還有一件白狐一裏圓的袍子取出來。” 一口钟(斗篷)【同义】总目录 一口钟一裹圆 一裹圆 一裹圆一口钟的别名 指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以形如钟覆,故名。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六:“一口钟,满洲谓之呼呼巴……亦名一裹圆” ☚ 一口钟(斗篷) 玉袂 ☛ 一裹圆yīguǒyuán也作“一口钟”。一种有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式样为圆领、大襟、窄袖,身长至膝,男女老少均可穿用。清张德坚《贼情汇纂·伪服饰》:“至伪服仅黄龙袍,红袍,黄红马褂而已。其袍式如无袖盖(按即马蹄袖)窄袖一裹圆袍。”《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且说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歇息。”《老残游记》第六回:“你们把我扁皮箱裹还有一件白狐一裹圆的袍子取出来。”《中国歌谣资料·宣统二年半》:“头顶磨磨盘,身穿一裹圆,宣统坐天下,不过二三年。” 一裹圆旧时满族服饰。为不开衩旗袍。清代满族向以开衩袍为贵,皇族宗室穿四开衩袍(袍前后及两侧),一般官吏穿两开衩袍(袍两侧),不开衩袍为平民服饰,俗称“一裹圆”。 一裹圆满族服饰。不开衩袍。清代满族向以开衩袍为贵,皇族宗室服四开衩袍 (指袍之两侧和前后),一般官吏服两开衩袍(指袍之两侧),不开衩袍,多为平民穿着,俗称 “一裹圆”。 一裹圆 一裹圆清代的一种长袍。清代长袍分开衩和不开衩的两种。其中不开衩的长袍,俗称“一裹圆”,为市民百姓的服饰。 ☚ 马褂 披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