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沔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沔水》

 沔彼流水,流水滔滔向东方,


朝宗于海。百川归海成汪洋。


彼飞隼,天空隼鸟飞得快,


载飞载止。飞飞停停不慌忙。


嗟我兄弟,可叹同姓诸兄弟,


邦人诸友。可叹朋友和同乡。


莫肯念乱,无人考虑国家乱,


谁无父母! 谁人没有爹和娘!



沔彼流水,流水滔滔向东方,


其流汤汤。浩浩荡荡入海洋。


彼飞隼, 天空隼鸟飞得快,


载飞载扬。扇动翅膀高翱翔。


念彼不迹,上边做事没有准,


载起载行。坐立不安我彷徨。


心之忧矣,心忧国事这模样,


不可弭忘! 终日焦虑不能忘!



彼飞隼, 天空隼鸟飞得快


率彼中陵(11)。沿着山坡高翱翔。


民之讹言(12),民间谣言纷纷起,


宁莫之惩(13)? 不去制止真荒唐。


我友敬矣(14),提醒朋友须警惕,


谗言其兴(15)! 谗言蠭起要提防!


(采用程俊英译诗,有改动)



[注释] ①沔(mian):水涨满的样子。②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这里借指百川入海。 ③(yu):鸟疾飞的样子。隼(sun):又名鹘,鹰类。④载:又。⑤邦人:国人。⑥汤(shang)汤:同“荡荡”,水大流急的样子。⑦扬:指高飞。⑧不迹:不遵循正道,不按法则办事。⑨载起载行:犹“且起且行”,指忧愁深重,坐立不安。⑩弭(mi):停止,消除。(11)率:沿。中陵:陵中。陵,大土山。(12)讹言:谣言,谗言。讹,伪。(13)宁莫之惩:宁莫惩之,宾语前置句式。宁,胡,为什么。惩,止,制止。(14)敬:同“儆”,警戒。(15)兴:兴起。



[赏析] 《沔水》是篇难读难解的诗。之所以难读难解,原因有三:(一)诗有错简,如卒章开头很明显是遗失了“沔彼流水………”两句,诗中语意多不连属,也可能有遗简错简的情况;(二)本诗多用隐语即谜语,意不可测;(三)诗没有交代任何背景,没有给我们提供寻找谜底的明显线索。因此,关于此诗旨意,历代治《诗》者几乎都没有作出令人完全满意的解释。《诗序》只留下“规宣王也”四个字;齐、鲁、韩三家没有留下片言只字;朱熹但云“此忧乱之诗”(《诗集传》);方玉润干脆说“未详”,并说“其诗词意与宣王前后诸诗大不相类,故难诠释,姑阙之以俟识者”(《诗经原始》)。只有王应麟为解释此诗找出了一条线索,他在《困学纪闻》中说:“宣王………杀其臣杜伯而非其罪,则《沔水》之规、‘谗言其兴’可见矣。”何楷赞同王应麟的解释,他还对作者和作诗时间进行了估测。他在《诗经世本古义》中说:“是诗也,其作于杜伯遭谗将见杀之时,左儒九谏而王不听之日乎?”


周宣王杀杜柏事在公元前785年,即周宣王四十三年。原来宣王并不完全如正史吹嘘的那样圣明。据载:宣王妾女鸠想私通杜伯,杜伯不从,女鸠在宣王面前反诬杜伯。宣王听信女鸠的谗言,囚杜伯于焦地;杜伯的朋友左儒九谏宣王,宣王不听,把他和杜伯一起杀了。杜伯的儿子隰叔被迫出奔晋国。


王、何之说是否符合诗的原意,这很难说。在没有发现新的更可靠的史料之前,我姑从其说,对《沔水》作点解释;实在无法解释清楚的地方,只好存疑。


诗三章。一、二章章八句,三章六句。


第一章前四句用水流、鹰飞起兴。“朝宗”原指朝见天子,这里是百川奔流入海的意思。这四句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不敢妄加解释。后面四句写“念乱”。“念乱”的意思凝聚在一个“嗟”字上,“嗟”字在这里相当于词里的领句字。为什么人而嗟? 为兄弟,为朋友,为国人;为什么事而嗟? 没有人考虑到国家的祸乱。对诗的内容,何楷作了如下解释:“作此诗者,其父母必有身遭馋言而将罹凶祸之事,故悲痛其词以声动之曰:‘诸友纵不肯念乱,然谁人无父母乎? 而何独使我父母至于此极乎?’”我觉得其说有理。


第二章前四句仍以水流、鹰飞起兴。后四句写“忧乱”。上章“念乱”指亲友国人,此章“忧乱”说杜伯自己。“念彼不迹”是忧的原因;“不可弭忘”指忧的程度。“不迹”,不遵循正道。谁不循正道? 可否理解为女鸠之流用馋言杀害杜伯?如果可以这样理解,“不可弭忘”也就好解释了:杀父之仇,而且使用的是卑鄙的伎俩,作为儿子,怎能忘之!


第三章开头也应是以水流、鹰飞起兴,但失水流二句。《诗集传》:“疑当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脱前两句耳。”朱熹的话是对的。后四句写“忧馋”。分二层。“宁莫之惩”即“宁莫惩之”。他认为造谣、诽谤的应该有人制止;当事出意外的时候,他于是发出“宁莫惩之”的质问与浩叹。这是第一层。最后两句从文意说,应是“馋言其兴,我友敬矣”,是为了押韵而倒置的。“馋言其兴”承上而来。因为谣言无人制止,所以他认为馋言会因此而日盛,于是呼吁:朋友们,你们要警觉呀! “敬”,即“儆”字,警戒的意思、这是第二层


这首诗是首千古难解之谜。姑妾解如上。要把它解说圆满,尚有待于来哲,有待于考古的发现。

诗经《沔水》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沔水》


诗人忧伤祸乱与谣言,并劝告朋友要谨慎小心。
沔彼流水,(一) 漫漫的那流水,
朝宗于海。汇合到大海。
鴥彼飞隼,急飞的鹞鹰儿,
载飞载止。停呀停,飞呀飞。
嗟我兄弟,唉!我的兄弟们,
邦人诸友。(二) 国人们,朋友们。
莫肯念乱,(三) 不肯想祸乱,
谁无父母? 谁呀没父母?

沔彼流水,漫漫的那流水,
其流汤汤。流得哗哗响。
鴥彼飞隼,急飞的鹞鹰儿,
载飞载扬。飞呀飞,扬呀扬。
念彼不蹟,(四) 想那作乱人,
载起载行。(五) 坐不安,起来行。
心之忧矣,心里忧伤呀,
不可弭忘。(六) 哪能把它忘。

鴥彼飞隼,急飞的鹞鹰儿,
率彼中陵。沿着那山陵飞。
民之讹言,有人造谣言,
宁莫之惩。(七) 怎没人审清。
我友敬矣,(八) 我的朋友谨慎呀,
谗言其兴。谗言它是不胫行。


注 释
(一)毛亨:“沔,水流满也。”
严粲:“彼沔然而满之水,必入于海。”
(二)严粲:“邦人,指众人。诸友,指所厚。”
(三)严粲:“无肯思乱者,皆愿平治也。谁无父母乎?皆有所顾惜也。”
(四)严粲:“《释文》迹亦作蹟。迹,足迹也。……不由故迹,谓越常也。”
(五)严粲:“我坐不能安,则起则行。”
(六)陈奂:“《周语》》:‘至于今未弭。’贾逵注:弭,忘也。是忘亦弭也。”
(七)马瑞辰:“案惩古通作徵。《楚辞》:不清徵其然否。清徵,谓审察也。左氏襄二十八年《传》:‘以徵过也。’杜注:‘徵,审也。’”
(八)马瑞辰:“敬者,戒也。《士昏礼》戒女曰:‘必敬必戒。’敬亦戒也。《说文》:‘警,言之戒也。’又曰:‘儆,戒也。’《释名》:‘敬,警也。’……谗言其兴,言苟不知戒,则谗言之兴无已。”

注 音
沔mian免 鴥yu御 隼sun笋 蹟ji迹 讹e俄 惩cheng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