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

6.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

甘肃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受制于经济条件和办学经费的紧缺。但是,省委、省政府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确保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转。
1950年,全省中小学教育费总支出为273.7万元,1952年增加到718.6万元,年均增长81%。1965年为3 121.9万元,年均增长25%。1978年增到9 526.5万元,年均增长16%。到1992年增长到51 237.1万元(其中:公用费7 714.5万元,占15%),年均增长31%。1992年全省教育费附加4 186.5万元,中小学基建投资6 187.6万元。三项合计总支出61 611.2万元。
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来保证教育优先地位。最主要有以下几条:
(1)加强了政府拨款为主这一主渠道。全省财政收入1991年为366 254万元,1993年达到521 662万元,年均递增19.34%;财政总支出由1991年的476 998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631 676万元。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由1991年的75 894.6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95 876万元,平均年递增12.39%,占财政总支出的15.17%。其中教育事业费由1991年的62 496.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87 071万元,年增长18.03%,占财政总支出的13.78%。
(2)加强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1992年,全省共征教育费附加7 279.9万元,其中,农村征收4796.7万元。
(3)群众、社会捐集。1992年共集资3 560.7万元,全省人均筹资6.73元。
(4)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1992年为2 161.9万元。
(5)政策倾斜。1992年为952.1万元。
(6)中央基建补助1 420.7万元。
教育经费的逐步落实,使甘肃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变。
近10年来,全省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上,逐步形成了“财、税、费、产、社、基”全方位、立体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到18亿多元。新建、改造、维修危房达900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6万双人套,中小学六配套建设达到57%,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5.73%,小学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危房面积所占比例由1986年的14%下降到1992年的3.79%。

☚ 5.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7.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000198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