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 镇江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镇江市

1. 镇江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京杭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辖丹阳、扬中、句容3市及丹徒县(1998年底)。西周称“宜”,为周康王所封宜侯领地。春秋称朱方,属吴。战国属越,称谷阳,后属楚。秦置丹徒县(今镇江市东部),筑驰道,开运河,凿通京岘山口,后称京口缘此。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移治于此,称为京城,通称京口城。其城“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因山为垒,临江为城,俯临江津,号铁瓮城,为江防重镇。孙权曾在此与刘备结盟拒曹,建安十七年始移治秣陵(今南京)。吴嘉禾三年(234),改武进县,取以武力北进中原之意。镇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云:“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东晋祖逖由此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以京口为根据地起兵夺取天下。东晋及宋齐梁陈建都建康(今南京),均以镇江为都城门户,地位更见重要。宋人汪藻《京口月观记》:“京口以江山名天下,其来尚矣。而为国屏蔽,尤重于晋宋齐梁之间。”西晋永嘉后,为北人南迁侨寓集中之地,宋永初二年(421),侨置徐州,后称南徐州。宋至陈,又先后称南东海郡、南兰陵郡、东海郡。梁文帝萧纲曾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隋开皇九年(589),州郡并废,改延陵,十五年置润州,大业初州废。大业六年(610),炀帝开凿江南运河,成为江南漕运必经之地,对镇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武德三年(620)复建丹徒县,再置润州,建中二年(781)置镇海军节度使。宋初改为镇江军节度使,为镇江称名之始,政和三年(1113)升润州为镇江府。宋南渡后,镇江为抗金前线,江防门户。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南侵后回师至此,为宋将韩世忠所困,并于黄天荡大破金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曾先后通判镇江、知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镇江路。明复改府,清仍之。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军舰侵入镇江时,中国军民于焦山、图山炮台进行英勇抗击,殊死奋战,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史上写下光辉一页,曾被恩格斯热情赞扬。1912年废府存县,仍称丹徒。1929年改镇江县,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11月,置镇江市,县复称丹徒。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最为宜人。镇江山川雄丽,历史悠久,自古为游览胜地,主要风景区均兼具自然、人文之胜,著名的“京口三山”中的金、焦二山即有“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之说,山上有金山寺、慈寿塔、留云亭、江天一览碑、留玉阁、妙高台、楞伽台、天下第一泉、定慧寺、华严阁、松寥阁、观澜阁、汲江楼、香林庵、焦山碑林、焦山题名石刻、三诏洞、古炮台等胜迹。其中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金、焦并称三山的北固山,梁武帝誉之为“天下第一江山”,有北固亭、多景楼、甘露寺、祭江亭等胜迹。市内还有沈括梦溪园、宗泽墓、宋街,市郊有南郊风景区、鹤林寺、招隐寺、昭明太子萧统读书处等。近期修复西津渡古街。西津渡为古代的一个长江渡口,旧时待渡亭、石砌码头犹存,街心的元代石塔,是江南唯一的过街石塔。历代著名诗人皆有美章佳句称咏镇江。旅游工艺品有白云石插屏、宫灯。旅游美食品有镇江肴肉、镇江香醋。旅游交通有沪宁铁路和长江、运河,公路也十分方便。

☚ 二、镇江旅游区   梦溪园 ☛
000015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