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军进占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3次武装起义。1926年10月23日举行第1次武装起义,1927年2月21日举行第2次起义,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两次起义失败。1927年3月21日晨举行第3次武装起义,激战30多个小时,消灭北洋军阀部队3000余人、武装警察2000余人,于22日下午6时占领了上海全部华界地区,并于22日下午举行上海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了上海市特别临时政府。起义中,有数十万工人举行罢工,数千名工人参加战斗,战斗中有200余人牺牲,1000余人负伤。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088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北伐战争时期,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进军,推翻军阀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是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约2000人。第二次是1927年2月21日,先有36万工人总罢工,接着举行起义。这两次都因准备不足等原因在军阀孙传芳的镇压下而失败。党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和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认真总结失败教训,于1927年3月31日,当北伐军打到上海附近的龙华时,上海总工会再次发布总同盟罢工命令。有80万人参加了罢工,同时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一开始,工人武装纠察队就分别向反动军警进攻。斗争的主要区域在南市和闸北。南市很快就被打下了。闸北的战斗相当激烈,从21日中午起,工人纠察队截断了铁路,占领了警察署,第二天又攻占天通庵车站,最后集中火力攻打北站。经过长时间激战,终于获胜。22日傍晚,军阀军队被解除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 北伐战争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事件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Shanghai gongren sanci wuzhuang qiyi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举行的三次起义。第一次为1926年10月23日至24日。10月16日,浙江省长夏超宣布脱离孙传芳独立,并向上海进攻。国民党上海政治分会主席钮永键结合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流氓,准备暴动,响应夏超。中国共产党决定与钮永键合作,发动起义。由罗亦农、赵世炎担任总指挥。23日, 上海总工会下令工人举行起义。由于夏超为孙传芳所败,工人战斗力量较弱小,仅有130名武装工人和2000名没有武装的战斗队伍, 准备不充分, 起义遭到失败。24日晨, 中共上海领导机关下令停止起义。第二次为1927年2月22日。2月18日,北伐军进占嘉兴,孙传芳准备从上海退却,由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前来接防,上海政局不稳。中共江浙区委决定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18日晚,上海总工会发出总同盟罢工令,并发表罢工宣言,提出政治经济要求17条。19日大罢工开始。参加罢工人数达到36万。21 日晚,工人开始夺取军警武装, 同敌展开局部战斗。22日, 总同盟罢工转为武装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蒋介石又下令北伐军停止进攻上海,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再次失败。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第二次起义失败后,周恩来来到上海,以中共军委书记兼江浙区委军委书记身份领导和组织了第三次武装起义。他和江浙区委负责人罗亦农、赵世炎及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等一起,总结了前两次起义的经验教训,做了充分准备。组织了5千名工人武装纠察队,在城市贫民和小资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广泛的政治工作, 对敌人军事部署进行详细侦察,制定了统一指挥,分区作战的起义计划。起义前10天,发动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破坏张宗昌运兵上海的计划,切断敌人对上海的援助。3月21日, 北伐军抵达上海郊区龙华镇, 张宗昌直鲁联军接替孙传芳驻防上海,立足未稳。中共浙江区委和上海总工会决定立即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21日中午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接着转为武装起义, 向直鲁联军发起全面进攻。这时,进抵上海近郊龙华的北伐军东路总指挥白崇禧,依照蒋介石的密令按兵不动,阴谋利用北洋军阀削弱工人力量。上海工人经一天一夜激战,于22日下午占领上海,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其中共产党员在政府委员中占过半。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 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戴季陶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6年冬至1927年春,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连续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的两次起义失败后,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参加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起义。经30小时激战,解放了上海。蒋介石的军队乘机进驻上海。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而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1926年10月23日、1927年2月22日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但由于准备不足和客观条件不成熟,在军阀孙传芳的镇压下均遭到失败。第三次起义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在共产党人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领导下,上海80万工人总罢工,接着举行武装起义。经过两天一夜的血战,于22日占领上海,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后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起义果实为其篡夺,大批工人被镇压。

☚ 国民革命军   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事件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连续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约有二千余人参加;第二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先有三十六万工人总罢工,接着举行起义。这两次起义都由于准备不足和客观条件不具备,在军阀孙传芳部队的镇压下遭到失败。第三次起义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参加的中央特别委员会领导下,上海八十万工人开始总罢工,随即转入武装起义。在工人武装纠察队的带领下,向驻守在上海的军阀部队直鲁联军展开全面进攻。这时已抵上海近效的北伐军东路总指挥白崇禧拒绝起义工人要求支援的请求,遵照蒋介石的密令按兵不动,阴谋利用北洋军阀削弱工人力量。上海工人阶级依靠自己的力量, 自21日正午十二时至22日下午六时止,经过近三十个小时的血战、终于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全部占领上海,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