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1988年
1月香港作家联谊会于31日成立,曾敏之任会长。 《文学世界》季刊于香港创刊,主编犁青。 剧作家马彦祥于8日逝世,终年81岁。 文艺评论家陈企霞于16日逝,终年75岁。
2月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于16日逝世,终年94岁。
3月第二届全国短篇小说翻译彩虹奖于21日揭晓,《布龙里亚侯爵》的译者刘玉树和《昂特山口》的译者赵坚获奖。 《作家月刊》在香港创刊,主编张君默。
4月中国作协第三届(1985—1986)新诗(诗集)评奖于15日揭晓,叶延滨的《二重奏》等10部诗集获奖。 中国作协第八届(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于21日揭晓,田中禾的《五月》等19篇作品获奖。 中国作协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于23日揭晓,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等12篇作品获奖。 中国作协首届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评选揭晓,丁琳等25位编辑获奖,万力等63位老编辑获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 中国作协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评选揭晓,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等22篇作品获奖。
5月著名作家沈从文于10日逝世,终年86岁。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于16、17两日召开苏晓康、鲁彦周作品讨论会。
6月著名作家萧军于22日逝世,终年81岁。 何冀平发表话剧《天下第一楼》(《剧本》第3期)。 《叶夫图申科诗选》(王守仁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文学评论》编辑部于16日召开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反思座谈会。
8月第十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年会于21日在呼和浩特举行,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这一论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汤毓强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滴血的夕阳》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9月由《诗刊》编辑部组织的海峡两岸50余名诗人座谈会于17日在京交流诗艺。 《劳伦斯诗选》(吴笛译)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10月劳伦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
11月第五次文代会于8至12日在京举行,大会原则通过新章程,文联的性质和任务改为对团体会员联络、协调和服务。 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于17至19日在京召开,会议对两年来作协的工作进行了审视,并制定了以后的工作方针。
12月由百家期刊组织的“中国潮”征文评奖揭晓,麦天枢的《西部在移民》等100篇作品获奖。 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在香港成立,艾青、钟鼎文为荣誉会长,会长蓝海文、雁翼、罗门。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于19日逝世,终年83岁。 ☚ 1987年 1988年 ☛
1988年 1988年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浩然的长篇小说《苍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 1988年 1989年 ☛
1988年 1988年
1月台湾《自立晚报》评出1987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
2月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首获在台湾地区经理大陆“七联社”出版的全部60余种杂志之内容的刊授权。
3月聂华苓在香港《博益月刊》上发表中篇小说《死亡的幽会》。
4月女作家沉樱逝世,终年81岁。
5月廖辉英在《皇冠》连载长篇小说《窗口的女人》。
6月李昂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中篇小说《年华》。
8月朱天文、吴念真的剧本《悲情城市》由台湾三三杂志社出版。 “陈映真文学创作与文化评论研讨会”在香港大学举行。 赖声川的剧本《回头是岸》由台湾大雁书店出版。 张大春的长篇小说《大说谎家》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 台湾中华时报创设“梁实秋文学奖”。
10月台静农的评论集《静农文集》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 黄永武的散文集《诗林散步》由台北九歌出版社出版。
11月《林语堂传》(林太乙著)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姚一苇获“吴三连文艺奖”戏剧奖。
12月彭歌的散文集《水流如激箭》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台湾东方出版社和游坚文化奖助金委员会联合创设“东方少年小说奖”。 ☚ 1987年 1988年 ☛
1988年 1988年由柏杨主编的“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由台湾林白出版社陆续出版。 ☚ 1988年 1989年 ☛ 1988年
数学数学家找到了确定“混沌”轨道追踪真实路径的时间方法。 数学家利用分布于三大洲的计算机对100位数进行了因子分解。 日本数学家利用计算机算出π的2.01亿位小数。 绳结理论的几个重要结论被证明。 3月,戴维[美]用计算机绘制出内角和小于180°的三角形。
物理学利昂·莱德尔[美]、梅尔文·施瓦茨[美]、杰克·施泰因贝格尔[美]由于中微子束方法和通过发现μ子型中微子而验证了轻子的二重态结构,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铊为基础的超导体的发现,使超导温度跃迁到了125K。 威廉·A.戈尔德[美]提出解释超导现象新理论。 黄朝远[美]等发现不同于迈斯纳磁悬浮效应的超悬浮效应。 不同的试验给出第五种力存在的相互冲突的证据。 科学家发现两原子核迎头相撞时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试验性证据。 法国全国科研中心奥塞核物理研究所的米埃尔,在苏联和德国核物理学家的配合下,发现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氟29原子核。 理论物理学家证明光电子学产生的全息图形可用来确定表面原结构。 科学家用激光冷却过程产生出迄今观察到的最冷三元气体,并检测了该冷却离子样品从有序到无序的行为跃迁。 美、英进行室温核聚变试验。
化学戴森霍弗[德]、胡伯尔[德]、米歇尔[德]因揭示了蛋白质的原子构造,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家首次构造出与经典模型有重大差别的生物分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化学家提出了如何由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理论。 联邦德国的萨尔布吕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金属的第三性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贝柯贾克[美]研制出能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反应的催化抗体。 科学家用粒子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脉冲拍下生物分子间化学反应的照片。 科学家开发出制造砷化镓的化学反应。 美国化学家发现可催化水中化学反应的异常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天文学天文学家证明了巨大的发光弧是远距离极暗淡的星系的高度放大像。 天文学家获得附近恒星可能有行星大小伴星的有史以来的最佳证据。 天文学家发现了正在捣毁其伴星的异常毫秒脉冲星,并揭示出存在黑物质的新处所。 天文学家观察到遥远双星的高能中性粒子的爆发。 天文学家提出解释1975年发生的异常明亮新星的新模型。 通过对年轻的双星的观测,天文学家提供双星成因的重要线索。 7月7日~12日,苏联向“火卫一”连续发射了2个星系探测器,开始了福巴斯计划。
地学约翰·M.拉斯特[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科学家测定出海平面每10年上升1英寸(2.54厘米)。 在海洋钻探中,科学家发现迄今海洋中最早的沉积岩,解答了南极高原起源之争论。 通过对南极洲和格陵兰冰盖内岩芯之研究,对地球轨道变化引起冰期的看法提出质疑。 戈尔德[美]提出石油成因新学说。 8月,松井[日]用新理论证明了地球的诞生并建立松井学说。
生物学美国科学家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β—珠蛋白插入贫血的鼠细胞内获得成功。 为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科学家将人类免疫系统细胞植入缺乏自身免疫系统的小鼠中。 早水[日]发现艾滋病病毒基因——R基因。 日本之得利生物研究所与东京大都会驹望医院合作阐明了癌胚抗原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CDNA。 美国加州的罗德等人成功地将一种编码抗卡那霉素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 波尔[美]用人工方式变更遗传密码获成功。 科研人员无性繁殖了含有睾丸决定因子基因的染色体的一个区域。 科学家阐明了遗传密码翻译中TRNA的作用细节。 苏联对太空中鼠的研究表明,在太空中的肌肉、细胞、血管和神经都会受到破坏。 德国研制人员提供了“化学形态基理”控制果蝇胚细胞分化的第一个结论性依据。 科学家经纪实材料证实:果蝇分布区重叠的物种形成,平息了长期有关进化理论之争。 约翰[英]用激光扫描同焦显微镜找到了细胞分化和一个细胞产生另一个细胞之重要线索。 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兰德[美]发明对单一性状的一组基因进行追踪定位之方法。 9月,川井洋[日]等发现抑制癌细胞发展的基因,并证实该基因之功能。 九州大学副教授村上和Nichirei公司 [日] 发现一种新型细胞结合因子,并成功进行了提纯和鉴定。
农学苏联科学家研制出聚合纤维“人造土壤”。 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的生物学家乔·古丁[美]利用试管育棉获成功。 日本发明用花粉培养育种新方法。 美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豆科作物的根渗出一种可被根瘤菌感知的分子——类黄酮分子。 4月,日本Shinshu大学农学院教授宇治原[日]和Olion机械公司通过胚胎移植培育出种间杂种荞麦。
医学布莱克[英]因研究治疗心脏病的β—阻滞剂萘心定,埃利翁[美]与希钦斯[美]因研究“AZT”药治疗艾滋病,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研制出治疗艾滋病新药——MDS。 法国科学家发现人工授精产儿易患先天性生理缺陷病。 美国医学人员成功地进行消除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繁衍的试验。 日本材原生化实验室公司等三家制药公司发明用α干扰素治疗肾肿瘤的方法。 英国研制出人工动脉。 加拿大多伦多外科医生首次移植神经取得成功。 美国科学家发明电流接合断裂神经的技术。 澳大利亚制出妇女用无副作用节育疫苗。 加拿大和美国医生发明利用激光治疗冠心病的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用核苷脱氨酶基因编码的基因工程细胞为患者更换了骨髓细胞。 10月,英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检验阿马茨海默氏症的临床试验。
工程技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立实验室研制出一台γ射线激光器。 美国研制出正电子重发射显微镜。 美国研制出第一个高温超导电机。 英国制造出有机聚合物晶体管。 可产生良好聚焦射束的大功率的表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问世。 联邦德国塔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建成一个自由电子激光器。 英国科学家用聚乙炔制成高能电子器件。 法国科学家制成一个不含稀土元素的超导体。 剑桥大学卡文廸什[美]研制出分子器件。 日本一家纸浆工业公司研制出新型电磁波屏蔽纸。 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和美国公司联合开发出可替代石棉的聚乙烯合成浆。 日本研制出超声波发动机。 日本大阪县工业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高性能纤维状离子交换树脂。 日本轻金属公司研制出能在常温领域使用的远红外线放射材料。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开发成功船用双重反转推进系统。 美国德川仪器公司研制出量子隧道晶体管集成电路。 日本九州大学工程系梶教授和纪去副教授开发出超大型显示屏用的超薄液晶膜。 美国研制出一只量子效应晶体管。 8月,日本研制出可发光的硅晶体管。 9月,日本松下电子公司光电子学研究所研制出一台可见光激光器。 日本生产出具有多项平行处理功能的单基片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日研开发出10亿位级的新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技术。 计算机病毒“蠕虫(worm)”侵入互联网上6万台主机中的6000台,计算机病毒开始受到关注。
1988年
文化日本各种题材的漫画书刊年销售量超过20亿册,迎合形象化阅读的潮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马萨乔的壁画《失乐园》将恢复原貌。 《列宁在10月》、《列宁在1918》等11部影片被苏联文化部列为禁片。 1月18日,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议题是《21世纪的威胁和希望》。 影片 《雨人》、男主角达斯廷·霍夫曼、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男配角凯文·克莱恩、女配角吉娜·戴维斯分获第61届奥斯卡奖。 8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1988年的4项国际扫盲奖分别授予安哥拉、摩洛哥、阿根廷和巴基斯坦四国。 9月1日,恢复名誉的布哈林、加米涅夫、李可夫等人的著作及临时政府成员和沙俄将军的回忆录等一批禁书,在苏联国家图书馆向普通读者开放。 9月17日,第24届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除朝鲜和古巴等少数几个国家抵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派出运动员参赛,使本届奥运会具有空前广泛的代表性。 10月10日,为纪念布哈林诞辰100周年遇难50周年召开的“布哈林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联邦德国乌培塔尔召开。会议评价分析了布哈林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失败的原因。 10月18日,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被英国阿伯丁大学柯柏博士发现并经他整理后,由利物浦皇家交响乐团在伦敦首次对公众演出。 10月22日,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夫兹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三部曲等。 11月,民主德国禁止苏联报刊在该国发行。
政法2月17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表示决不抛弃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原莫斯科市委书记叶利钦被解除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3月,缅甸发生全国性的反政府示威和总罢工,迫使吴奈温辞职,并实行多党制选举。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在11月10日大选中获胜,军政府却迟迟拒不交出权力。 3月26日,苏联先后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时期多起冤案的受害者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5月7日,欧洲15国400多名政治家参加的欧洲大会发表《海牙宣言》,敦促建立欧洲合众国,到1992年取消共同体各国边界,实行市场一体化。 5月26日,美国谋求巴拿马政治强人诺列加下台的谈判宣告破裂。 6月15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毛里塔尼亚五国宣布成立大马格里布一体化特别委员会。 6月17日,波兰议会首次否决政府提出一项重要人事变动议案。 6月28日,苏共举行第19次代表会议,听取戈尔巴乔夫作深化改革进程的报告,通过7项政治改革决议。 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联合国要求两伊停火的第598号决议。 7月25日,突尼斯新总统本·阿里签署议会通过的取消总统终身制条款的宪法修正案。 7月28日,柬埔寨四方及有关国家参加的非正式会议在未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 8月17日,巴基斯坦总统哈克因座机爆炸失事身亡。 9月13日,匈牙利政治反对派民主论坛宣告成立。 9月29日,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仲裁委员会将埃、以争议的塔巴地区判归埃及。 10月5日,智利公民投票反对军人总统皮诺切特继续留任。 10月10日,阿尔及利亚连日发生骚乱,总统沙德利宣布将进行政治改革。 11月8日,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当选美国第41届总统。 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尔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巴勒斯坦国成立。由阿拉法特出任总统。 11月17日,巴基斯坦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贝娜齐尔·布托出任总理。 12月6日,阿拉法特表示接受以色列的存在并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 12月9日,日本大藏大臣和法务大臣分别因涉嫌里库路特股票公司贿赂政界的丑闻而辞职。 12月13日,安哥拉、古巴和南非在美国调解下签署纳米比亚独立和古巴从安哥拉撤军的协议。
经济1月2日,美国和加拿大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准备10年内取消绝大部分商品关税和限制性条例。 1月29日,美国宣布自明年起取消对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对美出口的免税优惠。 2月24日,14个农业出口国要求发达国家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 3月4日,巴西与外国私营银行达成重新安排债务的协议,将95%的债务推迟8年偿还。 4月12日,世界银行成立多边投资保险机构,促进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 6月21日,第14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同意重新安排第三世界最贫困国家的官方债务。 8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贸易与竞争综合法,表示要对不公平贸易进行报复。 8月31日,欧共体对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录像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9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上年工业国经济增长3%以上,发展中国家出口增加。 法国阿莱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2月19日,世界银行宣布,发展中国家债务年底将达13 0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
军事3月7日,伊朗、伊拉克相互以导弹袭击对方城市。 4月15日,驻阿富汗苏军开始分批撤出,预定9个月内撤完。 4月26日,越南宣布从柬埔寨撤军5万人,其余移交金边当局指挥。 7月3日,美国海军在波斯湾南部击落一架伊朗客机,290人遇难。 7月12日,伊拉克宣布其军队收复被伊朗占领的失地并再次进入伊朗领土作战。 8月20日,伊朗和伊拉克实行全线停火。 11月3日,印度派兵协助马尔代夫平息军事政变。 12月15日,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爆炸坠毁,机上和地面共290余人遇难。“伊斯兰革命卫士组织”宣称,这是对美军击落伊朗客机的报复。
其他12月1日,苏联亚美尼亚发生里氏8级地震,造成4.5万人死亡,50万人流离失所。
1988年
文化2月23日,电影《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最高奖“金熊奖”。 4月20日,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成立。 5月13日,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方案决定,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实行双轨制。 7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获国务院通过。 8月25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南京召开。有274人和27个队破大学生运动会纪录。 9月,台湾首次派团参加在大陆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10月,中国首次参加世界健美大赛,并获奖。 10月2日,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济南召开。 10月9日,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政法1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因病在台北逝世,终年78岁。中共中央发唁电。1月14日,“副总统”李登辉继任“总统”,1月17日,国民党中常会“推举”李登辉为国民党“代主席”。 1月15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批准书,中国将在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月4日,国务院批准《关于科技人员可以业余兼职的规定》,重申有关政策。 2月26日,台湾国民党“中常委”决定开放国民党党政工作干部赴大陆探亲。 3月24日~4月10日,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选举李先念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25日~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王震为国家副主席,万里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任命李鹏为国务院总理,姚依林、田纪云、吴学谦为副总理。 5月,台湾组成的大陆工商考察团,月底启程来大陆进行为期20天的考察活动。 6月15日,国民党“中常委”原则通过了《现阶段大陆政策案》,准许大陆台胞申请赴台奔丧,但只限于直系亲属。 7月7日,国民党第13次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李登辉“当选”为“主席”。 9月,“台湾中国大统一促进会”提出:“从一国三制”过渡到统一。 9月22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北京成立,联合海内外各界人士促进祖国统一。 9月26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批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 10月,台湾“立法委员”胡秋原回大陆探亲。 11月,国学大师钱穆在台病逝。其女钱易自大陆去台探病、奔丧。 11月2日,联大特别政委会决定中国加入维持世界和平特别委员会。 11月19日,台湾决定准许大陆杰出人士和在海外学者留学生赴台参观访问,逗留15天,同时规定“共产党人不得入台”。 11月28日,中国和蒙古在北京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条约。 12月1日,外长钱其琛访苏。
经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势头尚未减退,同上年相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5%,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增长20.7%,货币发行量大幅度增长,财政赤字增加,市场零售物价指数出现多年未曾有过的18.5%的涨幅。 夏季,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决定并宣布大步进行价格改革。这成为触发下半年全国性抢购风潮的一个诱因。 4月,建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 7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对台湾来大陆投资实行一国两制,平等互利,来去自由的方针。
军事3月,越南海军突袭南沙群岛赤瓜礁中方考察队。中国海军被迫自卫还击,击沉击伤越方3艘舰船。 5月,越军侵入中国凭祥地区,边防民兵进行自卫还击。 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度施行军衔制。 10月,《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发布实施。 11月17日,中国新型重武器在北京郊区阳坊靶场举行实战演习。
其他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公布。 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地区两次地震,分别为里氏7.6级和7.2级。
1988年
数学1月14日,湖南技术研究所谢干权等人对世界计算难题之一的波动方程系数反演计算方法取得突破。 3月1日,南京水文资源研究所周仪发明可直接量任意弧长度的“弧长仪”。 5月12日,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林群等人在计算数学方法和理论的研究中,将外推技术开拓到高层次的科学计算中。 6月8日,丁夏畦解决了“等熵气流拉斯—弗立德里希差分格式的收敛性”问题。
物理学2月3日,中国科学院研制出一种液氮温区新体系氧化物超导体。 中科院物理所研制出新的氧化物超导体,零电阻温度为114K,性能稳定。 4月30日,刘二中等研制出高温超导励磁电机模型。 5月9日,大连海运学院刘洪敏在美拍摄出清晰的硅原子表面结构照片。 8月22日,傅克坚等用激光增强催化法合成聚合物。 9月,北京科技大学制成铅铋锶钙铜氧高温超导相的单相样品。
化学5月,冯国光制得铁磁性准晶体铝铁铈合金。
天文学12月4日,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彗星。
地学8月2日,南沙永署礁建成海洋观测基地。 10月8日,陈敬中发现含有锡、铝、镁、铁、锌、锰、钛、硅等多种元素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彭志忠石-6H”。 12月6日,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探明一大金矿。
生物学1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培养成功大豆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1月12日,中科院动物所陈大元等研究中国珍稀动物体外授精有突破。 2月10日,我国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抗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工程植株研制成功。 3月4日,中科院植物所陈文梁成功控制外植体形成性器官。 3月19日,石家庄卫生防疫站从曾引起食物中毒的熟马肉标本中,分离出一种新芽孢杆菌,被命名为“石家庄芽孢杆菌”。 4月25日,谢小松等发现并证明细胞内存在第三类质子泵。 5月20日,陈炬研究出人类干扰素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 6月20日,聂延富应用植物激素,诱导小麦形成根瘤成功。 7月26日,陈华堂研究血型物质发现A、B血型物质抗原决定基结构两种类型。 8月8日,内蒙古大学培养出21只多父母的小鼠。 11月18日,中科院遗传所、河北农科院粮作所合作利用小麦品种“徐州211”的原生质体,培养出完整的再生植株。 11月22日,清华大学生物系,采用电脉冲技术,使甘蓝叶肉细胞和大白菜叶肉细胞合成新细胞。
医学2月10日,南京军区总医院发现9种造成孕妇流产的人类异常染色体新核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发现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基因。 3月10日,北京医科大学用体外授精法,在中国大陆诞生出首例试管女婴。 4月11日,上海医科大学曹韵贞与美国同事合作,在人尿中找到艾滋病毒抗体。 7月23日,国内培育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 9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培育的人骨髓瘤细胞系诞生。 10月10日,上海医科大学研制出男性避孕疫苗。 11月26日,滕孟其采用中医按摩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成果。 12月2日,林麝人工采精、授精试验在陕西镇坪获得成功。 12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公布一项成果,口服硒制剂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工程技术1月,华中工学院制成针板式万瓦二氧化碳激光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建成空间微重力研究中心。 2月,国防科技大学在张良起主持下,具有似人的腿、胯、膝、脚腕等关节的KD-1机器人制成。 3月7日,一颗新的实用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定点成功。 3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学制成高温超导电动机。 4月20日,我国3月7日发射的实用通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3套节目。 4月25日,低能双离子束外延机诞生。 6月,南京天文仪器研制成功2.16米通光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可观测100多亿光年以外的天体。 9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它可获取全球气象信息,并向全部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 9月14日~27日,中国进行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火箭准确溅落在预定的以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35海里为半径的圆形海域,整个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10月底,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中国第一座重水堆冷中子源。 11月,上海天文台制成1 000万年误差不超过1秒的新型氢原子钟。 12月5日,中国大陆架卫星定位网布设成功。 12月12日,兰州建成中国最长的重离子加速器,并引出碳离子束。
其他9月5日、12日,邓小平在两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1988年 1988年1月12日 法国弗朗什一孔泰大区工商会主席马洛来皖访问,就两省区在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事宜,分别与省科委、教委、外经贸委、省外办进行洽谈。 2月14日—17日 应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世界银行中国农村发展部门调整贷款评估团一行5人来阜阳地区乡镇企业试验区考察,确定贷款事宜。 3月9日 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国际合作专员奥托·纳斯一行5人来访,洽谈1988年度两省州友好交流合作项目。 3月15日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市长助理波特女士一行2人应邀访问合肥市,双方就建立友好城市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签署了备忘录。 5月9日—11日 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部部长谢尔歇率团访问安徽,出席下萨克森州在合肥举办的“工业样本展”开幕式,并同省有关负责同志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商谈。 5月29日—6月2日 伊朗能源部代表团一行11人,来皖商签伊朗犬尔赫水坝设计合同事宜。 5月24日 澳大利亚驻沪新任总领事麦墨瑞来皖作礼节性拜访,省长卢荣景会见总领事一行。 5月28日—6月2日 保加利亚皮林国家民间歌舞团一行62人来皖访问演出。 6月9日 以刚果友好协会主席维塔尔·巴拉为团长的刚果友协代表团一行3人来皖进行友好访问,并考察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6月13日—19日 41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外交官一行45人,来皖参观游览。 7月10日—25日 法国弗朗什一孔泰大区法中友协孔泰大区分会主席阿兰·卡布罗希率友好代表团一行6人来皖访问,先后参观游览了芜湖、黄山、屯溪、九华山、安庆、合肥、凤阳等地。 8月18日—23日 “组合设计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在屯溪召开,欧、美、亚、澳组合设计界知名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 8月25日—28日 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以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阿尔布莱希特为团长的下萨克森州代表团一行14人来皖访问,卢荣景省长会见代表团一行。 10月9日—13日 斯里兰卡渔业部副部长普利马贝达一行4人来皖访问。 10月13日—18日 南斯拉夫联邦内务部部长一行10人,来皖访问,并去黄山游览。 10月30日—11月3日 以日本群马县议长中村荣一为团长的群马县议会代表团来访,签订安徽省艺术团于1989年5月份去群马县演出的意向书。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会见代表团一行。 11月 意大利贝尔加莫省(市)代表团一行19人应邀访问蚌埠,并签署议定书,正式建立友好省市关系。双方就交流合作问题进行商谈。代表团在合肥访问期间,龙念副省长会见代表团一行。 11月15日 法国芒什省农业代表团一行11人来访,与省农经委等部门负责人商谈合作试办奶牛场、养猪场,扩建怀远化肥厂等项目。 11月21日—23日 以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席科隆博为团长的意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12人来访,卢荣景省长会见代表团一行。 11月28日—30日 联邦德国莱法州经济部长赖纳·布吕德勒率莱法州经济代表团一行18人来访,同省有关部门洽谈进出口贸易项目。 12月 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区议会主席皮埃尔·尚特拉率孔泰大区代表团一行10人来访,吴昌期副省长与代表团就双方交流合作事宜进行会谈。6日,卢荣景省长会见尚特拉一行。 ☚ 1987年 1989年 ☛
1988年 1988年1月 芜湖市市长赵衡蘧率市友好代表团赴意大利巴维亚省访问。25日,双方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议定书,并商定互派经济、教育、文化团组进行考察,落实有关交流合作项目。 3月6日—4月8日 省委副书记傅锡寿参加中央代表团赴加蓬访问。 4月14日—30日 合肥市市长钟咏三率合肥市经济代表团访问丹麦奥尔堡市,顺访联邦德国、瑞典。 5月 应法中友协邀请,安徽省青年农民代表团一行30人赴法国,在法国从事农业种植方面的工作10个月。 7月6日—23日 邵明副省长率安徽省经济贸易代表团赴美国访问,参加安徽在洛杉矶举办的出口商品展销会,并顺访马里兰州。 7月22日—8月10日 省政府秘书长赵怀寿率安徽省经济贸易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参加澳大利亚博览会,洽谈有关经济贸易项目。 9月 蚌埠市市长徐景红率市政府代表团赴意大利贝尔加摩市访问。9月6日,双方正式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议定书。 9月9日—30日 龙念副省长率安徽省经济贸易代表团赴联邦德国访问,参加我省在汉诺威举办的出口商品展销会,并顺访法国孔泰大区。 9月15日—25日 吴昌期副省长随国务委员陈慕华赴斯里兰卡访问,并参加我省援建的斯里兰卡高级法院竣工纪念庆祝活动。 11月 合肥市市长钟咏三率合肥市友好代表团赴美国哥伦布市访问。17日,双方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议定书,并就有关交流合作事项达成意向。 11月 蚌埠市赴日本摄津市举办商品展销会。 ☚ 1987年 1989年 ☛ 1月5日/3月17日/3月25日/4月1日/4月5日/4月23日/4月25日/4月25—29日/5月23—28日/5月17日/7月12—16日/8月11日/8月16—19日/8月29日/9月3—7日/9月14日/11月5日/11月9日/11月21—24日/11月21日/12月23日 ☚ 11月 1月5日 ☛ 1988年 1988年
1月
1日蒋经国发表元旦祝词,强调“反共救国已是全民的心声,也是惟一的生路”。
4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举行新年团拜及中央联合总理纪念周。
6日国民党高层人士指出,该党筹备召开的十三大希望能达成三项目标,即党内充分民主化、现代化,行政方面对重大施政项目提出前瞻性的政策纲领,并为加强对海外政治号召,对“光复大陆,统一中国提出具体措施”。
11日台 “立法院”三读通过 《动员戡乱时期集会游行法草案》。
12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确定1988年度中心任务: 开好十三大,筹划明年度从中央到地方多项选举,加速完成六大革新议题。
13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台湾当局 “总统” 蒋经国于下午3时50分因心脏衰竭逝世。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召开紧急会议。
同日李登辉继任台湾当局 “总统”。
14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以十三大筹委会主任的身份宣布,国民党已决定7月7日召开十三大。
18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在总理纪念周上声称,蒋经国对党务工作的指示,归纳起来为:“重视理论研究,加强干部阵容,重视基层强调服务”四项重点,并声称这也是 “今后仍应加强的工作内容”。
20日李焕与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宋楚瑜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分别拜访国民党元老、中常委及部分中委,听取他们对继任主席问题的意见。
2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推举李登辉代理党主席; 并通过《全党同志接受蒋主席遗嘱》决议文,“期望全党同志遵照遗嘱指示,团结奋斗,共同努力以完成蒋故主席未竟志业”。
28日李登辉以国民党代主席身份拜访宋美龄,请就当前党务工作提供意见。
30日蒋经国丧礼在台北举行。
2月
3日李登辉以代主席身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勉“全党同志诚心诚意的奉献,乐观进取的奋斗,共识共信的合作”。
4日台“行政院”院会通过“国外留学规程修正草案”,并开放高中毕业生出外留学。
1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交议: “为感念蒋故总统仁政德泽,遗爱人间,有关从政同志宜依法律规定程序,研议全国性减刑”。
16日李登辉发表除夕谈话,强调 “遵守蒋故总统遗训,加倍努力,体认守法、团结、互信、互爱,创造更好的成果”。
22日李登辉举行记者会,声称当局的一切政治经济措施,“均以国家安全为出发点”,“惟有三民主义下的自由民主社会才最适合中国”。
29日12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发表共同声明,呼吁当局 “尽速厘定大陆政策,与大陆接触、沟通”。
3月
2日台 “国家安全会议”举行第五十四次会议,李登辉主持,通过订定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自愿退职办法和1989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核列情形报告案。
9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定十大筹备计划纲要,并通过1989年度 《中央政府总预算案》。
14日李焕邀约有关从政主管讨论当局大陆政策的未来走向。
15日国民党成立政党协商五人规划小组。
1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1989年中心任务: 将改进组织体制、加强组织发展、强化党政关系、贯彻政策领导。
23日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会确定十三大代表名额为1060名上下。
25日张学良发表公开信,声明他本人及其夫人日常生活行动一向自由,未受任何约束,不愿改变目前宁静的生活方式。
4月
4日由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胡秋原发起的台湾“中国统一联盟” 在台北成立。
6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发表谈话,强调“勿轻言抛开敌我意识”,促台有关单位迅即检讨探亲政策。
同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通告,说明大会开会日期为7月7日,并决定五项重要议题。
16日台 “立法院”院会三读通过《1988年罪犯减刑条例》。
5月
5日台湾成立跨部会的《关税暨贸易总协定》专案小组,针对重返关贸总协定事宜展开具体研究工作。
20日台湾中南部地区发生农民与民众抗议当局不当做法的 “五二○” 事件。
24日李登辉任命郭汝霖为台湾当局 “总统府”参军长,黄幸强为陆军总司令,叶昌桐为海军总司令兼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
25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听取“五二○”事件报告后,指示有关单位严厉处理。
31日台“立法院”三读通过1989年度中央“政府” 总预算案。
6月
1日国民党举行中常会,李登辉要求从政党员,忠实有效执行预算,以达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功效。会议通过十三大资格审查委员会组织章程。
3日李登辉主持国民党 “革命实践研究院大众传播研讨会”,要求舆论界了解事件真相,反映民意,“不要制造民意或误导舆论”。
8日国民党中常会讨论“大陆政策”时,李登辉提出解决开放探亲后所引发问题的四项原则。会议通过了 《当前治安与社会风气之研究结论》。
9日宋美龄在台“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会议上称“民主与自由都有它的规范,民主则是在法治下的民主,自由则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
14日台 “行政院”修正通过 《行政院组织法修正草案》,内含增设卫生福利部、文化部、农业部和劳工部,并归并青年辅导委员会于“教育部”,提升体育司职能。
15日国民党中常会原则通过“现阶段大陆政策案”和“党章修正案”,将准许大陆台胞申请返台奔丧,但限于直系亲属; 转口贸易不作规范; 维持 “革命民主” 的党属性。
22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十三大议题《中国国民党政纲草案》,并通过 《现阶段党务革新纲领草案》。
24日李登辉在国民党台北市党部讲话时称,此次召开十三大最重要使命有二: 一是凝聚智慧拟定党务革新方案; 二是改造组织,重组党的领导中心。
28日台 “立法院” 三读通过 《都市计划法部分条文修正案》。
2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第十三届中央委员选举办法,规定中委名额180人,候补中委90人,半数候选人由党主席提名,提名对象不限于出席全会者。
7月
2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指出十三大三项重要任务。
4日李焕向十三大海外代表谈 “党务缺失”,强调应适应时代需求落实革新。
5日宋美龄召见国民党中央妇女工作会主任钱剑秋等21人,要求她们推动重整家教、复苏固有亲情伦理,守法重纪,提倡公德,改正风气。
7日国民党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林口中正体育馆举行。13日结束。
14日国民党十三届一中全会举行,通过主席李登辉提名的31位中央常务委员人选。
同日国民党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增聘严家淦等十位中央评议委员为中评委主席团主席。会中,陈立夫等40余国民党元老提案,主张两岸共同成立“国家实业计划推行委员会”,并以台湾50亿元外汇储备资助大陆的现代化建设。
2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所提 “行政院”改组名单。
同日李登辉以“总统”名义发布“行政院”人事命令。
21日李登辉任命吴伯雄为台北市市长。
8月
2日国民党中央完成十三大决议案规划,将自8月8日起分期举行研讨会。
3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提出的部分党务主管人事案。
13日“北伐统一学术研讨会” 在台北 “国立图书馆”举行,100多名历史学者及研究人员出席会议。
14日台中南部及高屏地区发生严重水灾。
同日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表示愿来大陆商谈如何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的问题。
17日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戴瑞明对记者说:未来的大陆政策在文化上将采取较主动、积极的做法,但仍以渐进开放的步骤进行。
18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萧昌乐称,国民党现阶段的大陆政策,除“安定自保”之外,更具有“统一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的功能。
22日国民党召开政纲研讨会,建议落实 “国会” 改革,有关 《中央民意代表退职案》 应尽速完成“立法程序”。
2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提议,设置“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由马树礼担任召集人。
同日台湾当局成立 “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
31日国民党中常会促从政主管限期检讨修正劳动基准法,按行业特性,分订细则。
9月
4日李登辉巡视五县市地方党务工作,要求加强沟通协调功能,促进地方和谐进步,结合社会力量为民服务。
6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向中常会提报大陆工作案,建议开放公务员赴大陆探亲。
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钟桂接任中央委员会妇女工作会主任。
8日国民党举行党政工作会议,李登辉要求党政主管献出“为国为民”的赤诚,发挥和舟共济的精神,“展现团结合作的力量”。
14日国民党主席李登辉针对大陆宣布成立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一事,指示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研商对策。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人事案,陈金让任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黄顺德为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蔡钟雄为高雄市党部主任委员。
21日国民党中央以 “立法委员”胡秋原到大陆探亲,并与中共人士讨论统一,决定开除其党籍。
23日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邀请有关人员,就提倡党德、强化党纪、加强推动党务革新案举行座谈会。
30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凡党工专职干部,目前都不许私自赴大陆。
10月
5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开会决定,凡属在海外有学术地位,对大陆有影响力的大陆学人、留学生,备有来回机票、返美签证或回大陆机票,皆可向台湾当局驻外单位申请来台从事短期访问。
10日李登辉发表 “国庆”祝词,要求台湾民众“集中意志、文化水平目标、为复兴中华文化、光复大陆国土,勇猛精进,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使命,在我们手中完成”。
17日沈昌焕辞职台 “总统府” 秘书长,李元簇继任。
同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李焕说,国民党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贯彻主义理想,实现“三民主义富国利民” 的目的,落实 “民主宪政”。
18日国民党籍 “立法委员”胡秋原结束在大陆一个多月的访问,返回台北。
19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指示有关单位,今年处理林园石化工业区停工事件类似问题,必须迅谋彻底解决。
2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提振党德强化党纪案》。
11月
3日台“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通过《现阶段大陆同胞申请来台奔丧及探病作业规定修正案》。
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提案,依现阶段党务革新纲领及党章制度,开除违反党纪的吴勇雄、王显武、崔廷学三人党籍。
同日台“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开始受理大陆民众赴台湾奔丧及探病申请。
10日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与民进党籍“立法院”党团经过协商,对“立法院”八十二会期即将审议的五大法案决定先审查 《动员戡乱时期人民团体法草案》和《动员戡乱时期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
22日台湾当局 “外交部”宣布,已与巴哈马同意建立 “邦交国” 关系。
24日李登辉为国民党建党94周年纪念发表谈话,要求全体党员 “为国担责任,为民谋福祉”。
12月
1日台“行政院”公布赴大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文化体育活动要点。
13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定1989年度所得税税率条例草案。
20日倪文亚辞台 “立法院” 院长及 “立法委员”,由副院长梁肃戎暂代院长。
23日李登辉在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举办的大众传播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建立政治经济社会新架构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 1987年 1989年 ☛ 00002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