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7. 按劳分配的性质或“权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7. 按劳分配的性质或“权利”

17. 按劳分配的性质或“权利”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曾经指出,按劳分配中所通行的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早在1957年,王熙人就指出:“实行按劳分配,就是把同一标准——劳动应用于持有劳动能力各不相等的人们,其结果就造成劳动者的消费水平不一样,甚至相差悬殊的现象。可见按劳分配这种平等权利是相对的,它同时也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唯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消除这种不平等,消除‘资产阶级式的法权的狭隘眼界’。”(《杂谈“按劳分配”》,《学习》1957年第9期) 到“大跃进”特别是“文革”期间,张春桥极力否定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夸大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问题,从而引起激烈的争论。粉碎“四人帮”以后,对这个问题又重新展开讨论。在历次讨论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的权利。理由是(1) 按劳分配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全新的、革命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维护的是劳动人民的利益。(3)按劳分配原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特有的分配制度,是国家对劳动者实行社会监督的一种手段。(4) 按劳分配列入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 和有关法规中,受无产阶级国家的强力保护。
另一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的权利,但还有资产阶级权利的属性。按劳分配首先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才诞生的新制度,是革命的、平等的分配制度,是无产阶级法权,也就是社会主义法权。但由于劳动的差别、人口的差别,各劳动者的富裕程度是不同的,这就是资产阶级权利的属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有两个过程,前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权利,后一个过程是资产阶级权利。因为按劳分配的完全实现包括每个生产者向社会提供一定劳动量以后,社会开给他一张证书 (劳动—证书) 的过程和劳动者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等量消费品 (证书—消费品) 的过程,前一个过程消除了剥削,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后一过程是等价交换,通行的是资产阶级权利。
第四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的权利。因为按劳分配实行多做多给,少做少给,这一点反映在法权上,就是资产阶级所说的平等。反过来,如果从法权观点看,这种
“按劳分配”的办法是贯彻了资产阶级法权的“平等”原则的。

☚ 16. 按劳分配的原因   18. 按劳分配有没有“弊病” ☛
000004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