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衣服者,身之外也,顯也,粗也。自外説入内,自顯説入微,自粗説入精,此引‘衣錦尚絅’,意味最好。
君子、小人,回照二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之文。
中庸一篇只是明道之書,而末章以德結之,曰‘可與入德’,曰‘不顯惟德’,曰‘予懷明德’,曰‘德輶如毛’。累累言之,德以凝道之義也。
‘無聲無臭’,已於‘費隱’之隱、‘顯微’之微,皆已伏綫。
此篇專言道,而‘道之大原出於天’,故開卷第一字為天字,篇末又以天字終之,通篇合天字為六十六字。‘九經’章説‘誠者,天之道也’,其下説天漸多,直到末句而收殺焉。
第一章曰‘學者於此反身而自得之’,第十二章曰‘讀者其致思焉’,第二十七章曰‘學者宜盡心焉’,第三十三章曰‘學者其可不盡心乎’,全篇中何章何句學者不當反己,不當致思,不當盡心?而到至緊至要處,必加勉焉,使讀者惕然警念,灑然省悟,血誠為後學申復之意,溢於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