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141梁惠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141梁惠王

【梁惠王】

條對。甲辰。
御製條問曰:此曰‘望之不似人君’,襄王雖無君人之儀,聖賢言辭氣象似不當如是迫切。而孟子之言如此者,何也?
賤臣對曰:人君,四海之所瞻望也,兆民之所表準也。苟能穆穆皇皇,敬慎威儀,則儼然人望而畏之矣。今王望之則不似,就之則不畏,其無君人之度可知已。孟子既處賓師之位,烏可無深戒之訓?而但七篇之中,如此章及‘(草)〔土〕芥、寇讎’之訓恐有遜於雍容和平底氣象。先儒所云有聖賢之别者,此也。
又問曰:王者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耕者、商賈、行旅皆欲出於其國,則天下自可以歸仁矣。至如疾其君之民,聖王所當深惡而痛絶之者,而孟子之言有若安受其赴愬者,何也?
賤臣對曰:聖人之心唯順物性而已,往者勿追,來者勿拒。彼天下之赴愬者,夫豈樂為而然哉?困其君之肆暴,聞鄰國之發政,‘薄言往愬’,歸之如市,則以聖人濟塗炭之心,豈以為非吾民而棄之哉?只當喣濡開發,俾覺其親上之心。然則昔日之疾其君者,其必愛戴感化之不暇矣。苟無聖人無物我之心,而一以招攬為務,則凡天下背君忘上、得罪於其國者,皆得以窟穴來集,成一逋逃之藪,安有‘近者悦、遠者來’之義哉?是故南軒張氏曰:‘行王政者,非欲傾他國以自利也,惟以民困為己任。’可謂深得孟氏之旨矣。
又問曰:此云‘黎民不飢不寒’,不飢不寒,僅免飢寒之謂也。王者為政,使斯民飽且煖可矣,而何但曰‘不飢不寒’耶?其於厚生之道猶若有未盡者,何也?
賤臣對曰:不飢不寒,足矣。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則老者衣帛食肉矣。老者衣帛食肉,則厚生之道已無憾矣。此云‘不飢不寒’,即指少壯之黎民也。苟使天下之民盡能‘不飢不寒’,則足以有恒心矣,足以知禮節矣。康衢、擊壤之化,周禮制産之要,恐無逾乎‘不飢不寒’四字矣。
試官吴載純條問曰:樂者,好之深者,而以為‘賢者而後樂此’。賢者之於鴻雁、麋鹿,果可以樂之乎?抑其所謂樂者别有他義歟?孟子又言文王之‘與民偕樂’,不言其所以偕樂之道,其道可詳言歟?
崑秀對曰:‘賢者而後樂此’者,非知鴻雁、麋鹿之樂也。鴻雁、麋鹿‘與民同樂’,故所以樂鴻雁、麋鹿也。若文王‘與民偕樂’之道,亦不過咸和萬民,澤及禽獸而已。靈臺一篇雖不言個中之樂,而魚牣麀伏,自可見聖人之氣象矣。右上篇。
御製條問曰:君子之為善,只是循天理而已,非有所為而為也。孟子‘後世子孫必有王者’之説,有若望報於他日者,何也?
賤臣對曰:此云‘必有王者’,特引大王之事耳。夫為善者豈有望報之心,而積善餘慶,理則較然。若期於成功,私意一生,則無復可繼之實矣。孟子之先言大王之事,又申之以期必之辭者,概欲使文公自强為善,期於積功而累仁,非出於欲速見利之意也。
又問曰:道之行不行,固莫非氣數之使然,而聖人盡其道而已,未嘗諉之於天。故孟子之歷聘諸國,猶孔子之轍環天下也。今反以不遇魯侯歸之於天,然則何必眷眷於之君耶?
賤臣對曰:聖賢之遇不遇,實關治亂興衰之氣數,此固在天而不在於人矣。魯侯之不見孟子,殆天所使,非人所尼。而樂正子之徒以世俗之心窺孟子,故孟子以此發之。然聖賢之心豈忍以不遇於一國,便歸之於氣數之無奈,而不思所以行道之方哉?是以‘三宿出’,於而不知止,豈之君足以有為而眷眷若是耶?此與夫子之‘木鐸’前後同揆矣。右下篇。

☚ 11_140孟子講義   11_142公孫丑 ☛
000024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