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挂面生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挂面生产 3.挂面生产新中国成立初期, 全省挂面加工以手工操作为主, 产量很低。 1956年, 西宁市组建了第一个挂面加工厂, 农业区民和、乐都、 化隆等县也相继组织了挂面加工合作小组, 按计划数额加工挂面, 生产方式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1950—1967年的17年中, 全省挂面的产量很少, 年产量均在50吨以下。 1970年, 年产挂面近60吨, 1975年增到1920吨, 1980年又增至3600吨, 比1970年增长了59倍。 1980年全省生产挂面的仅有西宁、 乐都、 化隆三个市县; 到1985年以后, 挂面生产逐步扩展到西宁、 乐都、 湟源、 互助、 共和、 平安、 化隆、 同仁、德令哈等9个市县。 1950—1979年的30年间,省内所产挂面品种单一, 只生产普通粉挂面与标准粉挂面。 1980年以后, 省内开始试产特优粉挂面。 1984年, 全省生产挂面3570吨, 其中特优粉挂面1120吨,占年产量的31%; 到了1985年, 特优粉挂面已占挂面年产量的99%, 并且增加了系列方便面、 鸡蛋挂面等花色品种。 ☚ 2.制粉工业 4.油类加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