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丰收计划和科技承包为特征的大面积推广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重点推广了旱作农业、优化配方施肥、丰产栽培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 进入80年代后, 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由田间示范、技术指导、 单项技术的推广, 发展到以县、乡为单位的大面积综合增产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1987年开始实施农业 “丰收计划”, 开展政、 技、 物相结合的集团科技承包, 大面积、大范围推广综合配套的增产技术。 “八五”期间, 组织实施 “3231”工程, 即组织实施 “丰收计划”300万亩,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 建立种子基地30万亩, 间套复种10万亩。 大面积、 大范围推广综合配套的增产技术,5年累计实施 “丰收计划” 85.07万公顷,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43.69万公顷, 配方施肥技术115.4万公顷,优化配方施肥6.24万公顷, 引进推广喷施宝、 增产菌等植物生长调节剂46.47万公顷。 依靠科技进步累计增产粮油47.8万吨、 果菜4万吨。 “九五” 期间,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农 “42517”工程, 即实施丰收计划400万亩,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 间套复种技术50万亩, 培训1万名农民技术骨干, 良种推广面积700万亩。 1997年完成小麦玉米带状田推广面积6713.3公顷, 平均混合亩产为715.05千克, 比单种小麦增产325千克, 总增粮食3.27万吨, “吨粮田”面积达到419.84公顷。 平均混合亩产1 024.2千克,800千克以上丰产田达到2 766.7公顷。 推广蚕豆马铃薯带状田4176.7公顷, 平均混合亩产422.8千克;推广脱毒马铃薯1.8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4000公顷,新增粮食9000吨 (折主粮)。 另外, 1997年, 全省推广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2.68万公顷, 平衡施肥面积3.33万公顷, 旱作农业技术13.67万公顷; 防治农田各类有害生物61.2万公顷; 检疫出口农产品140余批次, 累计700多吨; 推广增产菌、 喷施宝、化肥精、农一清、 农家喜等植物生长调节剂10万公顷;推广以节能日光温室为重点的保护地蔬菜生产技术878.67公顷,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 133.33公顷, 冬季温室蔬菜生产面积571.33公顷; 为了推动各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1997年全省农技推广部门在45个县314个乡 (镇) 的2 276个村, 建立高产示范田8533.33公顷。
☚ 1. 以良种和常规技术推广为特征的初期阶段 (三)推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