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业资源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科学考察队对青海的渔业资源、水体资源及环境、饵料生物等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1961—196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考察队对青海湖湖泊的形成和发展、水文、气候、地质、地貌、水体环境、水生生物、鱼类及渔业资源状况和演变等进行周年性连续考察、分析和研究,1979年撰写成《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1975年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对《青海湖地区鱼类区系和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项目1978年获青海省科学大会奖。1978年发表了《鄂陵湖、扎陵湖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 《可鲁克湖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等论文。1980—1985年,青海省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和省科委下达的“青海省渔业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及“青海省黄河段渔业资源调查”项目。《青海省渔业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于1988年出版。1986—1988年,省水产研究所调查了柴达木盆地的尕海湖、大柴旦湖、小柴旦湖和青海湖尕海等咸水湖的水生生物、水体环境,发现并估测了柴达木尕海湖、小柴旦湖的卤虫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