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校勘记一卷。清钱熙祚 (详见 《吴郡志校勘记》)撰。钱熙祚刊刻 《文子》,又撰《校勘记》附其后。清人研究《文子》者,有许多人以为《文子》袭用 《淮南子》,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认为是 《淮南子》袭用 《文子》。钱熙祚赞同前者,所以他撰 《文子校勘记》,以证文子袭淮南之说。钱熙祚参校 《淮南子》、《老子》、《荀子》、《吕氏春秋》、《列子》、《群书治要》、《云笈七签》等书,考订 《文子》书中个别字句。其用功可谓甚勤,考订也很详细,但他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的一翻努力全付流水。1973年河北定州市汉墓出土竹简 《文子》,足以证明 《淮南子》袭用了 《文子》,与钱熙祚作此书的旨意正好相反。钱熙祚以后的学者,大多认为《文子校勘记》一书详细不苟,虽有缺点,但大体精密,可使读《文子》的人释疑祛惑,然而《文子》竹简出土后,学者才知钱熙祚之说不可信,但其参阅诸家之说校订《文子》的精神可嘉。其书也不无可参考之处。现存 《守山阁丛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