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 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问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 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问题

19. 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问题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 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即控制宏观; 小的方面放开放活,即搞活微观。当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微观上放开放活固然是改革,是前进; 在实行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搞好宏观控制,同样也是改革,是前进。因为如果只有微观搞活而无宏观控制,整个大局就会混乱,微观搞活也是一句空话。
(1)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如何前进?
一种意见认为,微观与宏观经济改革,应当是分阶段交叉进行的,过去阶段的改革主要是微观搞活; 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于宏观控制; 将来再进一步把微观搞活;
另一意见认为,不能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截然分开。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必须与微观机制的改革同时进行。将减少直接控制微观经济的范围、程度和步骤,同国家加强间接控制的能力互相适应,将国家加强间接控制的范围、程度和步骤,同企业增强灵敏反应的能力互相适应。
第三种观点认为, 为了实现经济模式的“转轨”,应在不影响“放活”的总前提下,加强宏观控制。具体来说: 甲、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必须维护行政指令的有效性和财政纪律的严肃性; 乙、尽快完善有调节的市场机制,使新的经济体制能够正常运行; 丙、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建立复合的宏观调节系统,双管齐下,加强宏观控制。
(2) 宏观控制的对象、内容及措施。
理论界一致认为,无论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还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都应把两大部类的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等等当作实施宏观控制的主要对象。理由是,只要处理好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这些重大的比例关系,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对于宏观控制的关键的认识尚不一致。
一种观点认为,关键是控制经济的发展速度。理由是,只有把过高的速度降下来,才能缩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消费基金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失控现象。
另一种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控制货币的发行。理由是,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贷款增长过多,都是要通过货币发行这个口子的,因此,只要把货币发行这一头卡死了,就可以防止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发生新的失控。
第三种观点认为,主要是控制国民收入的分配,做到财政不出赤字,银行不发生信用膨胀,建立起社会需求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安排好各项比例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失控现象,才能实现平衡、比例、效益与速度的统一。
第四种观点认为,宏观控制的首要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总量,即通过国家的控制和调节来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在价值量和实物量上的平衡。而在价值总量平衡的控制中,最主要的是要对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比例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生产能力达到实物量的平衡;
有的同志认为,控制生产能力的提法不科学,应该是控制基本建设规模。但有人提出疑义,指出对于全社会的投资规模,国家是控制不住的。
第五种观点认为,宏观控制的内容,除上述方面以外,还应该包括一部分结构因素,其中包括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和社会生产中的产品结构。
第六种观点认为,宏观控制的核心是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建立起一整套宏观控制机制。其中包括计划控制机制、财政控制机制及金融控制机制。
在宏观控制的手段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将主要通过规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税种和税率的设置,以及调整信贷投放和存款利率等来进行调节,国家只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产品的生产下达指令性计划。有的同志则主张,国家除了使用上述各方面的经济杠杆外,还应该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控制,实行一部分计划价。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区分目标模式下的宏观控制和改革过程中的宏观控制。改革过程中宏观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需求膨胀”,包括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为了防止出现这样情况,在采取政策措施时,不要以高消费低储蓄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的发展。那样,不仅会使消费需求膨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而且还会使供求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有的同志还指出,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的同时,还必须运用教育手段。还有的同志认为,应该把价值范畴的经济手段当作实现宏观控制的主要手段,辅之实物范畴的控制。
(3)如何在实施宏观控制的同时,搞活微观。
一种观点认为,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确定和扩大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包括产、供、销和价格方面自主权的经营权、扩大再生产的权利以及管理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搞活企业,就要给企业必要的权利,给企业“松绑”。理由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企业松不了绑,还是难以活起来,这就要求抓好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第三种观点认为,必须从宏观和微观的连结上解决问题。甲、要保持宏观经济平衡,在价值量上控制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 乙、改革价格体系; 丙、要探索职工的工资、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的具体形式,这关系到企业活力的源泉问题;丁、发展横向联系,允许企业办企业;戊、建立宏观调节体系。
在如何搞活大企业的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要使大企业真正“活”起来,关键是使指令性计划产品与指导性计划产品在价格上一致起来; 有的同志则主张,采取物资、计划和价格的双轨制,网开一面,扩大企业的产品自销权和放开自销产品的定价权。

☚ 18. 编制指导性计划的程序和方法   20. 综合平衡的研究对象 ☛
000003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