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宗教祭祀习俗
苗族的宗教祭祀活动分常祭和特祭。常祭一般要事先许愿,到期还愿。许愿后,如果不发生任何事故与不幸,按期举行常祭,目的在于避祸求福。如“送老母猪”,也称“祭始祖猪”。常祭求福者可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为求财运昌盛; 其二为求贵子降临。此外还有一些常祭,既为避祸,又为求福,如 “吃牯脏”,汉语称射牛、椎牛、吃牛,为求免除疾病可以举行,为求贵子降临亦可以举行,但以后者居多。在特殊情况下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特祭。因偶然发生疾病,或遭遇不祥事故,预示即将发生不幸时,便举行待祭,以期免除疾病或不幸事故发生。避祸的特祭主要有四种情况: 其一为患病时间过久,祈求迅速痊愈。其二为看见稀奇古怪的现象,如蛇爬上树干,或两蛇成绞绳状 (交尾),或大蛇吞小蛇等; 或遭遇不祥的事端,如出门时遇到鸟粪淋身,或夜梦掉落牙齿,或梦见梨、栗等树木被风吹倒等,而祈求祓除不祥事故的发生。其三为发生纠纷时,如婚姻、财产、偷盗、田土等,而祈求祖宗判明昭雪。其四即为死者的亡魂祈求祖宗解脱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