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内容
18. 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管理模式,就是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有机系统,按照强化企业功能、发挥企业整体效能的要求,明确在新条件下的企业管理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指明正确处理有关矛盾的原则和方向。
按照对企业管理模式概念的这种理解,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就包括企业功能、管理要素结构和管理机制等三大方面。
企业功能是指企业系统对环境发展变化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外部环境分析能力; 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对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 企业改造创新能力。上述四种能力,是提高企业整体效能所不可缺少的。
企业管理要素可分为八个,即企业思想、领导与组织、职工队伍建设、分配制度、经营决策、技术开发与改造、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企业各项专业管理。要特别注意这八个要素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整体的结合力,发挥企业整体效能。
企业管理机制就是企业管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通过确定正确处理一系列有关矛盾的原则和方向,使其管理机制合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能。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有十个本质性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政治与经济; 价值与使用价值; 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 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 党政关系; 集权与分权; 企业内部工作与外部环境; 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关系; 管理与技术的关系; 各项专业管理与管理基础工作的关系。以上各管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十个关系都是矛盾,只有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充分发挥各管理要素的作用,提高企业整体效能。
另一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主要原则的模型和图示,是企业系统各组成单元之间内在联系的基本框架。
对企业管理模式概念持这样理解的同志认为,研究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先研究企业活动模式和企业行为模式,并且提出了企业活动的基本模式和企业行为的合理模式。他们认为,根据企业活动和企业行为的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生产经营模型; 经济效益模型; 分配模型; 领导模型。在生产经营模型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根据边际效益进行经营决策; 在经济效益模型中要建立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矩阵图表,并选择合理的考核指标; 在分配模型中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的原则,即在企业完税后,一是按劳分配,以刺激效率; 二是按需分配(福利、津贴、平均分红),以保持公平合理; 三是按资分配(按股息、利息) ,以鼓励积累。
☚ 17. 企业管理模式研究的对象问题 19. 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管理的管理理论学派的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