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451公孫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451公孫丑

【公孫丑】

【第一章】
孟子説王道者屢矣,至此章其意愈切。有其具,有其時,有其勢,所未有者,其君也。事半功倍,指期可得,而不能行其術,痛惜之意,見於言外。
【第二章】
此章大旨有三節,輔氏之説得其要矣。蓋‘不動心’由於‘養氣’,‘養氣’乃所以‘學孔子’也。章法則前後兩截,絶不相照,而中間只就‘知言’、‘養氣’上推出聖字,以為上下過渡。前半實,後半虚,通篇實著全歸於‘所願學孔子’一句。然則此章之本領雖在‘養氣’,而結穴則實是‘學孔子’也。
‘不動心’與‘不惑’有分别否?曰:‘不惑,然後不動心。然不惑就知處言,不動心就行處言。不惑如鑑空衡平,物莫能遯;不動心如萬斛之舟,風浪不摇。以位言之,不惑則不消言不動也。’
北宫黝之養勇’、‘孟施舍之所養勇’,添一所字何也?此正比於則為守約者也。之勇,養勇也;之勇,所養勇也,意便自不同。全無料量,頗有本領;且之勇是從他人所稱,之勇是之自言也。實而虚,言所以養勇者,如其所言云云也。或曰稱之辭急切而絞,著不得所字,非也。
志,氣之帥也,是氣字屬外面;氣,體之充也,是氣字屬裏面。氣充塞一身,人之所以為生,而心則氣之靈者也,是心專以氣為體,奈何治心而舍氣乎?
知言則不惑,知也;養氣則不憂,仁也;不懼,勇也。
氣配義如何?曰:‘配者,猶言相為表裏也。譬如裝帖紙本雖美,必須堅厚者配在裏面,然後能久,故李延平曰“襯貼出來”,集注云“合而有助”。凡人行義勇決不疑,以有此氣配著其中,推出有力也。不然則臨事猶豫,多慮少決,僅僅得就,亦無光明磊落之氣,是義專以氣為筋力也。’集義生氣如何?曰:‘若論其氣之所以生,則如人食肉,久之方肥,此非由智謀、才略、威勢、光焰所可强致也。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氣從這中生出。此宜直求於一個方寸,顧其慊與不慊耳。然‘集義所生’云者,豈真有氣從一處生來,如潮之至耶?能無害則便能還他本體爾。小人陰為不善,驕人於白日,裝得外面雖免破綻,其中乃有大難堪者常在。是氣直以義為性命也。’
‘集義’得力,全在‘慎獨’。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注言:‘人行仁義之事,必有福在其中,而勿正,但以為福。故為仁義,但心勿忘其為福,亦勿汲汲助長其福也。’按:此三句是養氣工夫,至為精密,實一篇之樞要,此解不知何謂。疏以‘正心’為句。
【第九章】
‘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按:推字是屬孟子,‘思與鄉人’以下言伯夷之存心如此也。
不至,猶可為狷介之士;學不成,便無所底止。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是何等志操,則其和非同常人矣。説者卻不察其意,只説其與世無忤,援止而止。不得其介而欲行其和,不至於流者鮮矣。
【第十六章】
讀此章,則可以知古人制禮,非苟而已也。且如喪祭之禮,何其繁也;備物之儀,何其侈也。自死者言之,衮衣繡裳,珠襦玉匣,何嘗為美;斂手足形,束縛而葬,何嘗為惡;籩豆百品,何嘗知厚;掃地而奠,何嘗知薄。凡所云云者,皆為生者備其觀聽也。原其本,則莫非聖人推孝子之心而為此也。孝子愛親之情固無限量,故於凡為親無所不用其極,雖殫天下之美,其心未始以為足也。故備物之儀不厭其多,惟欲其恔於心而已也。然人未必皆能至孝也,誠不如古人,而禮文之備獨守古制,於是繁文碎節,皆歸於觀聽而已。故衰麻苴杖,所以飾其哀也;則雕轝綵翣,亦不過飾其愛而已。
【第十九章】
‘得侍,同朝甚喜。’古注‘來就為卿,君臣同朝得相見,故喜之’,集注闕此一節,而新安陳氏曰:‘謙言得侍賢者,同朝者皆甚喜。’按:此從古注為長。‘得侍同朝’為一句,朝者,王之朝,而謙言不敢自處以臨朝,云與孟子同朝,有如臣僚也。同朝者皆喜,語近浮而闊。

☚ 12_450梁惠王   12_452滕文公 ☛
000031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