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避暑山庄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避暑山庄图 【作品赏析】: 图中所画的避暑山庄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后又陆续扩建和增建。 山庄中既有北方雄伟深邃的丘壑林木,又有南方典雅秀丽的亭台湖泊,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经常到此处来避暑,在山庄中接见外国的使臣,宴请蒙古族或藏族的领袖,或以山庄为据点到附近的山林中狩猎,使避暑山庄成为除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山庄分为湖区和山区两大部分,景观各异。 冷枚的这幅画采用鸟瞰式的构图,将山庄的面貌一一展现,刻画得非常具体细致。 画面下部为宫殿区,稍后为具有江南园林风貌的一组建筑,从画上还可以看到一座仿照镇江金山寺而建的木结构高塔,最后为高耸起伏的山峦,画面最右部有山庄外的一处胜景——棒锤峰。冷枚在传统工笔界画的基础上,适当参用了欧洲的透视画法,使画面增强了深远感,这点在建筑物上表现较为明显。作品笔致细密,一丝不苟;色彩以青绿为主,但并不厚重浓郁,与传统的青绿山水画面貌有所区别;远山运用“米点”笔法,浑厚一体。根据画面的描绘再结合文献记载考察,大致可以断定此图画的是乾隆时扩建山庄之前的面貌,这对于我们了解避暑山庄的沿革也有重要价值。 。【作者介绍】:冷枚(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省胶县)人,曾经跟随清康熙时宫廷画家焦秉贞学画,由于与焦秉贞的师徒关系,冷枚于康熙后期也进入宫廷供职,直至乾隆七年(1742)尚在宫中作画。他擅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整细致,色彩较浓艳,人物及树石的造型具有装饰性。
清 冷枚 轴 绢本设色 纵254.8厘米 横172.5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