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避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避讳 即回避与君主、尊长名、字相同之文字。 始于周,《左传·桓公六年》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礼记·檀弓上》亦有“卒哭乃讳”之文。但仅限死后。至秦、汉兼及存亡,秦始皇名政、避正月为端月,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凡正字均作端;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至清代达到极点。避讳有改字法,如上述即是;有空字法,如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汉武帝至安帝刘祜五帝之名,回避不书,而作“上讳”二字;有缺笔法,如孔丘作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