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1_205明堂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1_205明堂章 【明堂章】明堂 注小章本见説 或問 ‘説者或謂明堂者,齊王僭禮之所,為信乎?’曰:‘不然也。漢書猶言“泰山東北址古〔時〕[1]有明堂處”,則趙氏之説不誣矣。’趙氏見集注。○孝經注 明堂,天子布政之堂。八窗四達,上圓下方,在國之南。○淮南子 神農之世,祀以明堂。神農明堂曰‘天府’。○尸子 黄帝合宫、有虞總章,注皆明堂異名,殷人陽館,周人明堂。○援神契 周之明堂,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在辰巳。○大戴禮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凡)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蓋屋,上圓下方。赤綴(牖)〔户〕也,白綴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尺,東西九筵,南北七筵。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此天子之路寢也,不齊不居其(室)〔屋〕。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門。[2]○蒙引 ‘天子巡狩,隨方之鎮山各設明堂。此之明堂,趙氏何以知其為泰山明堂也?’曰:‘以其在齊境内。’○‘漢時遺址尚在’,集注此句亦是以證齊王因孟子之言而不果毁也。 王欲行王政,則勿毁之。 精義 或謂:‘孔子尊周孟子欲齊王行王政,何也?’伊川曰:‘譬如一樹,有可栽培之理,則栽培之。不然,須别種。聖賢何心,視天命之改與未改爾。’○語類 至云,‘伊川説:“孟子説齊梁之君行王政。王者,天下之義主也。聖賢亦何心哉?視天命之改與未改爾。”於此數句,未甚見得明。’先生卻問至云:‘天命之改與未改,如何見得?’曰:‘莫是周末時,禮樂征伐皆不出於天子,生民塗炭,而天王不能正其權以救之否?’曰:‘如何三晉猶尚請命於周?’曰:‘三晉請命既不是,而周王與之亦不是。便是天王已不能正其權。’曰:‘如何周王與之不是,便以為天命之改?’曰:‘至見得未甚明。舊曾記得程先生説,譬如一(銖)〔株〕花,可以栽培則須栽培。〔莫〕是那時已是栽培不得否?’曰:‘大勢已去了。三晉請命於周,亦不是知尊周,(慢)〔謾〕假其虚聲耳,大抵人心已不復有愛戴之實。自入春秋以來,二百四十年間,那時猶自可整頓。不知周之子孫,何故都無一人能明目張膽出來整頓?到孟子時,人心都已去。’曰:‘程子説“天命之(去)〔改〕”,莫是大勢已去?’曰:‘然。’至。[3] 好貨、好色 精義 楊氏曰:‘好貨好色,〔則〕生于人(主)〔君〕之邪心,〔不可為也〕。然而孟子不以為不可者,蓋譬之水逆行,中流而遏之,其患必至于決溢,因其勢而利導之,則庶乎其通諸海也。故以公劉、大王之事告之,陳古之善而閉其邪心,引之于當道也。其自謂齊人莫如我敬王者,以此。易之睽曰“遇主于巷”,亦斯之謂也。[4]’○或問 ‘楊氏貨色之説奈何?’曰:‘好貨好色,人情所不免。但齊王專於私己,而不思及民,故孟子欲其與民同之,非欲因其邪心而利導之也。此其為失,特辭義名言之間有所不盡,非有甚害。然其説恐未免於曲學阿世之譏也。易所謂“遇主於巷”者,以程傳考之,亦不如此。’○語類 問:‘孟子語好貨好色事,使孔子,肯如此答否?’曰:‘孔子不如此答,但不知作如何答。’問:‘孟子答梁王問利,直掃除之,此處又卻如此引道之。’曰:‘此處亦自分義利,特人不察耳。’可學。 大王公劉九世孫。 大全 問:‘孟子集注“古公亶父”下注云“大王公劉九世孫”,“五世而斬”下注云“父子相繼為一世”。按:史記自公劉至古公凡十世,今為九世,豈不數古公己身耶?然按豳詩集傳云:“古公復修后稷之業,十世而大王徙居岐山之陽。”則疑孟子集注或錯九字否?又按明道行狀云:“先生五世而上,居中山之博野,高祖始賜第京師。”則高祖,五世祖也,而上即為六世,是通己身數矣。伏乞垂誨。’曰:‘通數即計己身為數,曰祖、曰孫,則不當計己身。蓋謂之祖孫,則是指他人而言矣。史傳及今人文字以高祖之父為五世祖,甚無多可疑也。’答董叔重。 ☚ 11_204雪宫章 11_206王之臣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