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曰第二十】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而其罕言命者,何也?
惟其知命,故亦罕言。君子惟窮理以知命,盡性以安命。不屑屑於談命問命,而欲其苟求於常分之外,或遽委之於命而不盡乎人事之當然也。答盧聖登。
‘天命謂性’之‘命’,與‘死生有命’之‘命’、‘顔子短命’之‘命’、‘伯牛命矣夫’之‘命’、‘得之不得曰有命’之‘命’,有同異乎?蓋‘天命’之‘命’純乎理,其他諸命字是帶氣言之耶。朱子曰‘要之,皆天所付予’,又曰‘天非氣,無以命於人;人非氣,無以受天所命’。然則天人所命受皆以氣也。
大概得之。壽夭之氣亦有可變之道,如仙道家修煉之類是也,而君子不用力焉。答金元淑。
‘不消言命’,這命字是窮達、貧富、壽夭、苦樂之一定於稟氣之初者,恐不可以此為義之所以然也。孔子之不求富,只是安於義而已。初非義不可安,而轉到他命之無可奈何處,不由、不安之者也。然義得而命在其中,所謂‘不消言命’者,非謂無命也。答曹仲謹。
知人是隆師親友歟?學問工夫至格物地位,自能知人歟?
隆師親友自是隆師親友,卻不得唤做知人。知得可師可友底,乃是知人。此最學者之十分審别處。推而上之,莫不皆然。格物是用工時,安能便得知人?到物格知至,然後方是知得多少人分明。答李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