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209舜有臣五人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209舜有臣五人章

【舜有臣五人章】

有臣五人。
精義 范氏曰:五人者,皋陶。諸臣之類,夔龍伯夷之屬,猶不與焉。○楊氏曰:之時所與亮天工者,二十有二人,而獨稱五臣者,蓋之初,天下猶未平,洪水横流,為之宣力四方者,五臣而已,孟子之所稱者是也。之所命,乃在天下既平之後,云云。其二十二人不與五臣之列,亦其時焉耳。
之際,於斯為盛。
精義 范氏曰:武王之時人才之多,比之前世,唯為盛,有不及也。周公君奭,自成湯武丁,其臣一二人,至於文王,則有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顛南宫适。其後武王以四人成功,而太公周公召公畢公康叔猶不在焉,亦足以見其臣之多矣。
或問 ‘之際,於斯為盛’,二説不同。孔氏於文義若不順,疑范氏之説得之。
蒙引 孔子之言,蓋主言,曰:‘古語云“才難,不其然乎”,我看武王得臣十人而室安,人才之盛如此。考之於古,惟交會之際,聖人繼作,而五人者實為之佐而天下治,視之有周為獨盛耳。降自,皆莫能及也。然十人之中,邑姜又為婦人耳。以此言之,謂有十人,看來只是九人而已,亦未滿十數也。則人才之難得也,信乎其然矣。’○‘才難’一條,夫子本為言,而援及耳。當時門人聽言者,亦甚高識,便敢把之五人為過於之十人,故以五人列其十人之上,以起夫子之言,而不以為嫌。蓋人才不以多寡為盛衰,顧其人物地位如何耳。
三分天下有其二。通論
或問 曰:‘文王服事則善矣,然以諸侯而有天下之太半,得為順乎?’曰:‘胡氏嘗言之矣。’胡氏曰:孔子武王周公‘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蓋文王受命作,大統未集,武王嗣為西伯又十一年,而益不悛,於是武王順天應人,繼志述事,一服戎衣,天下大定,此之實也。而論者乃謂文王無意於伐,獨武王行之,此考之不詳也。夫文王之時,三分天下既有其二,以加倍之力,可取而不取,猶北面臣節,此之德所以為至德也。言兼舉矣,誠使仲尼有取之意,曷不曰‘文王之德’以白之乎?誠使文王無廣於天下之心,曷不專守分地,而取其三分之二乎?聖人之動,莫非天理。當文王時,祚未終,文王安得以取之?及武王時,罪貫盈,武王安得而不取?向若文王之壽,則夫三分之一,亦不待師而服矣。
大全 問:‘設使文王武王之時,則革命之事亦為之否乎?武王文王之地,則服事之禮亦如文王否乎?云云。聖人之心,廓然大公,惟其來而順權以應之,文王武王,易地則皆然。不審是否?’曰:‘詳考,則之心可見。若使文王漠然無心於天下,斂然終守臣節,即三分之二亦不當有矣。然此等處,正夫子所謂未可與權者。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答陳安卿
語類 一似果實,文王待他十分黄熟自落來,武王卻似生拍破一般。。○若之惡極,文王未死,也只得征伐救民。。○‘文王但是做得從容不迫,不便去伐太猛耳。東坡文王只是依本分做,諸侯自歸之。’或問:‘此有所據否?’曰:‘這也見未得在,但是伐等事,又自顯然。説“王季勤勞王家”,云“大王”,都是他子孫自説,不成他子孫誣其父祖!春秋分明説“泰伯不從”,是不從甚底事?若泰伯武王之世,也只是為諸侯。但時措之宜,聖人又有不得已處。’夔孫
集説 雙湖胡氏曰:三分有二,道化廣及人心,歸之者衆,非謂已有三分有二之土地也。
文王至德。
精義 伊川語録曰:韓退之羑里操云:‘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道得文王心事出來,此文王至德處也。

☚ 06_208大哉堯之為君章   06_210禹吾無間然章 ☛
000012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