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直章】
生理本直。明道説。
或問 蘇氏説近之。蘇氏曰:罔,不直也。天之生物必直,其曲必有故,非生之理也。木之曲也,或抑之;水之曲也,或礙之。水不礙、木不抑,未嘗不直也。凡物皆然,而況於人乎?故生之理直。不直而生者,幸也,非正也。
語類 問:‘如何是“生理本直?”’曰:‘如父子,便本有親;君臣,便本有義。’南升。○只看生理本直四字。如見孺子入井,便自有怵惕之心;見不義底事,便自有羞惡之心,是本有那個當為之理。若是(納)〔内〕[1]交要譽,便是不直。○問:‘明道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命之謂性”也。“人之生也直”,亦是此意,莫微有差别否?’曰:‘如何有差别!便是這道理本直。孔子卻是為欲説“罔之生也”,所以説個直字,與“民受天地之中”,義理一般。’僩。
蒙引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人既有此生,則必得是所以生之理。如耳目則有聰明之德,父子則有慈孝之心。此皆實理,自然而無一毫之屈曲者也,是人之生也直矣。生理本直,若人自罔之,則逆其生理,而人之所以為人者滅矣,理當死而猶生者幸免耳,聖人警人之意莫切於此。
困勉録 説統云:直字有二説,一謂公天下之好惡而不私,即‘直道而行’之直,指情上看。此楊龜山之説也;一謂惻隱辭讓羞惡是非,都是本心自然生發出來,無所矯揉之謂,直指性上看。此朱考亭之説也。合而言之,順理為直,逆理為枉。
生字義。
語類 兩‘生’字,上一字是‘始生’之生,下一字是‘生存’之生。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