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碱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补遗》

【概况】:

异名 灰硷、花硷(《纲目》)。

基源 石硷为蒿蓼等植物的灰汁加面粉制成的石块。

历史 始载于《本草衍义补遗》。李时珍释其名曰:“状如石类硷,故亦得硷名。”又云:“石硷,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其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

”据所述之用途、具硷性,其中可能主含碳酸钠以及淀粉、蛋白质等。现今多用的是天然产的碳酸钠经加工精制而成的。

中国张家口一带所产销的为天然产的石碱。

工业上用的碳酸钠是用化学方法制造的。

形态 呈块状。淡黄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

体较重,质坚。

产地 内蒙古、山东、山西。

【化学】:

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还含淀粉和蛋白质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90

【药性】:

性味 咸、苦,温。

❶ 《纲目》:“辛、苦,温。”
❷ 《医林纂要》:“辛、涩,寒。”

功效 软坚,消积,化痰,去翳。

主治 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

❶ 《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
❷ 《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本草经疏》:“作泄,胃薄者忌服。”。【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摘元方》:“消积破气:石碱9g,山楂90g,阿魏15g,半夏(皂荚水制过)30g。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

单方应用 ❶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蛀毛癣:石碱30g,真豆油90g,混合炖化涂患处。”
❷ 《摘元方》:“治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碱3g,石灰3g。醋调涂之。


❸ 《儒门事亲》:“治虫牙疼痛:花碱填孔内。”
❹ 《圣济总录》:“治痣黡疣赘:花碱矿灰,以小麦杆灰汁煎,2味令干,等份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3日3上,须新合乃效。”
❺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鸡眼:碱、石灰各等份,加冷水稀释,调匀成糊状。消毒患处后,将鸡眼处硬组织剔去,再取大小适宜的胶布1块,按鸡眼大小在胶布中间剪1小孔,贴于鸡眼上,然后将石灰碱糊涂于患处,上面再贴1层胶布。经5~7天,鸡眼可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
❻ 《外治寿世方》:“治肉痣(小黑子是):“用针挑破,以碱水泡石灰点之,即消。”
❼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龋齿疼痛:石碱,取米粒大小1颗。塞入龋孔内,疼即可止。注意不可放于牙龈上。”
❽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虫咬、蝎螫:碱水,洗蝎螫处。本方亦治蜈蚣咬伤,黄蜂螫伤忌用。”。【医药家论述】:

❶ 朱震亨:“去湿热,止心痛,消痰,磨积块,去食滞,洗涤垢腻,量虚实用,过服损人。”
❷ 缪希雍《本草经疏》:“碱乃软坚消积之物,食之使人泄泻,以其阴湿之性润下,软坚透肉,故于肠胃非宜。”
❸ 程鸾池《医林纂要》:“碱治反胃噎膈,化火之余,能除郁火,且辛润苦降也。然敛涩肠胃,反致停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