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霍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霍乱 霍乱(cholera)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由霍乱弧菌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临床上以急骤起病剧烈呕吐、排泄大量米汤样大便、脱水、肌阵挛和尿闭为特征。死亡率高。7~10月份为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剧烈的腹泻,继之呕吐,腹泻为无痛性,亦无里急后重感。大便日十数次不等,量多,为米泔水样,少数为血水样便。呕吐为喷射状,次数不多,也多呈米泔水样。很快出现严重脱水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呆滞、口渴、尿少或尿闭,继而出现腓肠肌和咬肌痉挛,继续发展进入虚脱状态,短时间内出现循环衰竭表现,继而死亡,也可死于尿毒症。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粪便标本是滴镜检可见有排列相互平行呈鱼群状的革兰阴性弧菌和"流星状"或"穿梭状"运动,可作为诊断参考。 2.培养和分离 取吐泻物接种于 pH值为8.4的碱性蛋白陈溶液中。经37℃ ,6~7h做增菌培养,再取培养液表面的菌膜做碱性胆盐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做鉴定及鉴别试验而确诊。 3.血清凝集试验 若凝集抗体效价>1∶100(注射过疫苗者需>1∶200)为阳性。早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效价有逐渐升高者可诊断。 4.免疫荧光试验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特殊结构的荧光菌球。 【诊断】 1.疑似病例 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并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吐泻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2.确诊病例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者。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做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d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临床诊断:具备(2)。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 【防治】 1.治疗 最重要的是及时补充足量的液体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使心肾功能改善。 (1)补液。 (2)抗菌治疗:常用SMZCO 每日 25~50mg/kg,分4次口服,或强力霉素口服。 (3)对症及支持治疗 2.预防 及时隔离患儿,搞好水源管理及个人卫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