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糖类代谢试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糖类代谢试验
一、糖发酵试验 (一)培养基 蛋白胨水(pH7.4~7.6) 100ml 氯化钠 0.5g 所需糖、苷或醇类物质 0.5~1g 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 0.1ml 溶解各成分,加入指示剂混匀,分装试管;管内装有倒置的小玻璃管(德汉氏发酵管)。亦可省去小管,制成半固体培养基。经115℃20min灭菌。 (二)厌氧菌糖发酵培养基 蛋白胨 2g 氯化钠 0.5g 硫乙醇酸钠 0.1g 所需糖、苷或醇 1g 琼脂 0.1g 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 0.1ml 蒸馏水 100ml 除指示剂外,各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为7.2~7.4,加入指示剂,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 注:厌氧菌的糖发酵试验亦可用普通糖发酵培养基,接种后应放在厌氧环境中培养。 (三)血清半固体糖发酵培养基 0.3%肉膏(pH7.6) 100ml 琼脂 0.3g 所需糖、苷或醇 0.5~1g 0.5%酸性复红 2ml 兔血清或小牛血清 10ml 1.取肉膏汤100ml,加入琼脂,煮沸溶化后,加入糖及指示剂,113℃20分钟灭菌。 2.待培养基冷至50℃左右,加入已经56℃30min灭活的兔血清10ml,分装于无菌试管,无菌检查后备用。 (四)试验方法 取18~24h的试验菌接种于培养基中,置37℃培养2~3天后观察,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这表示糖类发酵产酸,以“+”表示。若试管内倒置的小管内有并气泡出现,则表示产酸和产气,以“ 注:半固体糖发酵培养基作穿刺接种,除观察产酸和产气外,尚可观察细菌的动力。 二、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即OF试验,亦称HL试验) (一)培养基 蛋白胨 0.2g 氯化钠 0.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0.03g 葡萄糖 1g 琼脂 0.5g 蒸馏水 100ml 1%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0.3ml 除指示剂外,溶解以上各成分,调pH为6.8~7.0,加入指示剂,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 (二)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穿刺接种,每株菌接4支,其中2支用无菌石蜡(约0.5~1cm厚)封盖,以隔绝空气为闭管。另2支不加石蜡为开管。同时设有不接种的闭管作对照。经37℃培养1、2、4、7天后观察,氧化型产酸者仅开管产酸;发酵型产酸者,则开管和闭管均产酸。如产气则在琼脂柱内产生气泡。开管闭管均不产酸者为不定型的反应。 (三)原理 细菌对糖类利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糖类发酵产酸,不需要以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称发酵型产酸;另一种则以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称氧化型产酸。这一实验广泛用于细菌分类鉴定。 三、葡萄糖酸盐的氧化试验 (一)试剂 1.pH7.2的磷酸缓冲液 2.斐林试剂 甲液 结晶硫酸铜 34.64g 蒸馏水 加至 500ml 乙液 酒石酸钾钠 173g 氢氧化钾 125g 蒸馏水 加至 500ml 使用时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当日使用。 (二)试验方法 1.用pH7.2的磷酸缓冲液配制含有1%葡萄糖酸钠(或葡萄糖酸钙)溶液,分装于刻度试管,每管2ml。 2.取试验菌18~24h的菌苔加入盛有2ml1%葡萄糖酸钠液试管至3ml,制成浓悬液,置30℃过夜,每管加0.5ml斐林试剂。 3.放入沸腾的水浴中加热10min,试管中液体由蓝色变为黄绿、绿橙色或出现红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不变色者为阴性。 (三)原理 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科的细菌,可氧化葡萄糖酸为2一酮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无还原性基团,氧化后形成酮基,则可将斐林试剂中蓝色的铜盐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沉淀。 四、甲基红试验(M.R.试验) (一)培养基 蛋白胨 0.7g 葡萄糖 0.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0.5g 蒸馏水 100ml 各成分溶解后,调pH为7.2~7.4,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后,备用。 (二)试剂 甲基红 0.02g 95%酒精 60ml 蒸馏水 40ml 先将甲基红研磨溶解于酒精中,可加蒸馏水即成。 (三)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接种培养基中,3 7℃培养48h。取少量培养液于另一小试管中,并加几滴试剂,如培养液呈现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黄色者为阴性,仍继续培养4~5天,再进行试验。 (四)原理 M·R.试验是测定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的程度。若所产生的酸足以降低pH值到4.2或更低,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甲基红变色范围为pH4.4红色~6.0黄色)。 五、维培二氏试验(V.P.试验) (一)培养基同M·R.培养基 (二)试剂及方法 1.Barritt’s试剂法 甲液:6%α-萘酚酒精溶液。 乙液:40%氢氧化钾溶液。 取M·R.试验的同一培养物约2ml,加入甲液1ml,乙液0.4ml,充分混合,观察结果。 2.O′Meara′s试剂法 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40g 肌酐Creatine 0.3g 蒸馏水 100ml 取上述同一培养物约2ml加等量试剂相混合,充分振荡试管。 3.硫酸铜试剂法 硫酸铜 1g 浓氨水 40ml 10%氢氧化钾 960ml 硫酸铜溶化于40ml浓氨水中,加10%氢氧化钾即成。试验时加等量的试剂于培养物中混合。 上述几种方法,在5min内呈粉红色反应为阳性;如为阴性反应,置37℃,4h后,再行观察。 (三)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并将酸转化为乙酰甲基甲醇或2,3-丁二醇等中性物质。若在其中加碱,并充分振荡,两种物质可被氧化为二乙酰,它再与培养液中的胍基结合生成红色化合物。 六、淀粉水解试验 (一)培养基 营养琼脂(pH7.2~7.4) 100ml 可溶性淀粉 0.2g 装入三角烧瓶,经121℃20min灭菌。 (二)试剂 路哥(Lugol)氏碘液(见革蓝氏染色法)。 (三)试验方法 将培养基溶化后,冷至50℃左右,倒成平板,凝固后,取试验菌点种于平板上,每皿可点种3~5个菌株,37℃培养48~72h。形成菌落后,在平板上滴加路哥氏碘液,必须以铺满菌落周围为宜。菌落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水解,平板仍呈蓝色。 (四)原理 许多细菌产生淀粉酶,能把培养基中的淀粉水解为无色糊精等小分子,或进一步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呈现蓝色。 七、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 (一)试剂 1.缓冲液 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6.9g,溶解于45ml蒸馏水中,加约3ml30%氢氧化钠,调pH7.0,并补足水至50ml。放4℃冰箱中备用。若析出结晶,用前稍加温使其溶解。 2.ONPG液 称取80mgONPG,溶于15ml蒸馏水中,置37℃中,加入5ml缓冲液。溶液应是无色,置4℃冰箱保存。若出现黄色,则不能应用。使用前,先将ONPG液加温至37℃。 (二)试验方法 1.将试验菌接种到三糖铁或1%乳糖肉汤琼脂上,经37℃培养过夜。 2.挑取1满环试验菌置于0.25ml生理盐水中,制成悬液,置37℃5min,加一滴甲苯,摇匀,以利于半乳糖苷酶的释放。 3.取0.25mlONPG液加入悬液中,置于37℃水浴中,分别在30min和3h后观察,若呈现黄色者为阳性。 (三)原理 具有半乳糖苷酶的细菌,能水解ONPG而释放出黄色的邻硝基酚。 八、七叶苷水解试验 (一)培养基 胰蛋白胨 1.5g 枸橼酸铁 0.2g 七叶苷 0.1g 蒸馏水 100ml 安氏指示剂(Andrade′s indicator) lml 琼脂 2g 除指示剂及琼脂外,各成分溶解后,调pH为7.0,加入琼脂煮沸溶解后,再加入指示剂,混匀后,分装试管。经115℃20min灭菌,摆成斜面。省去琼脂亦可,液体培养基同样可用。 (二)试验方法将培养18~24h的试验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上,37℃培养24h观察,若培养基变黑色者为阳性。 (三)原理 有些细菌能分解七叶苷,其代谢产物与铁离子结合,产生黑色沉淀。 九、石蕊牛乳试验 (一)培养基 1.脱脂乳的制备 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冷却,经两次离心(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脂肪,即得脱脂乳。 2.2.5%石蕊水溶液的配制 石蕊 2.5g 蒸馏水 100ml 将石蕊浸泡在蒸馏水中过夜,使石蕊变软易溶解,必要时再用乳钵研磨,过滤,即得石蕊液。 3.石蕊牛乳的配制 脱脂牛乳 100ml 2.5%石蕊液 0.4ml 或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 0.1ml 混匀后,分装试管,间歇灭菌3次。如培养厌氧菌,则在乳上面加盖一层灭菌石蜡。 (二)试验方法 试验菌接种培养基中,37℃培养1~7天,观察产酸、产碱、胨化等反应。 1.产酸——细菌发酵乳糖产酸,使石蕊变红。 2.胨化——细菌产生蛋白酶,分解酪蛋白,故牛乳变得澄清。 3.产碱——细菌分解酪蛋白产生碱性物质,使石蕊变蓝。 4.酸凝固——细菌发酵乳糖,使石蕊变红,当酸度很高时,可使牛乳凝固。 5.凝乳酶凝固——某些细菌能产生凝乳酶,使牛乳中的酪蛋白凝固,此时石蕊常呈蓝色或不变色。 6.还原——细菌生长旺盛,使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因而石蕊退色。 (三)原理 在牛乳中加入石蕊是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时呈蓝色;还原时则自下而上退色。 十、甘油品红试验(glycerol fuchsin test,1916 stern氏) (一)培养基 1.牛肉膏 1g 蛋白胨 2g 蒸馏水 100ml 溶解各成分,调pH为 8.0 2.10%碱性品红酒精溶液 0.2ml 3.新配制的10%无水亚硫酸钠水溶液 1.66ml 4.甘油 1.0ml (1)取1加4后,121℃15min灭菌备用。 (2)临用时加入2和3,分装无菌试管。 (二)试验方法 试验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37℃培养,观察8天,并设同样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若阳性呈紫色、弱阳性呈紫红色、阴性与对照管颜色一样。 (三)原理 甘油经酵解作用生成丙酮酸,并脱羧生成乙醛,乙醛与无色品红生成醌式化合物呈紫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