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急性支气管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和细菌感染,或物理、化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对气管、支气管黏膜造成的急性炎症。 【诊断要点】 (1)急性咳嗽,咯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可兼有发热。 (2)肺部体检:可闻及粗的于性罗音,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 【治疗】 1.体针 取穴:(1)合谷、列缺、鱼际、尺泽、丰隆;(2)大椎、肺俞、厥阴俞。两组轮换。方法:第一组穴位以1.5寸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泻法,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运针1次;第二组穴位除大椎直刺1.0寸外,其余穴位以1.0寸毫针直刺0.5寸,得气后行平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2.水针 取穴:大椎、肺俞、鱼际和尺泽。方法:药物选用鱼腥草、双黄连或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次选2个穴位,每穴注射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3.针罐 取穴:大椎、肺俞。方法:以1.0寸毫针直刺0.5寸,得气后运针2分钟,起针,随后再拔火罐,留罐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 4.敷贴 取穴:大椎、风门和天突穴。方法:将白芥子、甘遂和细辛等中药打粉后加姜汁做成直径2厘米大小的药饼,敷贴于上述穴位,每穴每次敷15分钟,每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5.刺血 取穴:十宣、尺泽。方法:以三棱针在穴位上点刺,放血数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韦氏取穴:大椎、肺俞(双);身柱、风门(双)治疗支气管炎96例。将复方白芥子(白芥子、甘遂和细辛)粉加姜汁适量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2-3厘米大小的圆饼,敷贴于上述穴位,两组轮换,并于敷药处放一低频电磁疗机磁头,其磁场强弱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穴治疗5-10分钟,每日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2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4例。(韦伟,上海针灸杂志,1994;(6):260) 【备注】 (1)针灸对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必要时可结合抗菌素治疗。 (2)本病应及时治疗,以免迁延成慢性支气管炎。 (3)本病属中医外感咳嗽或哮喘范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