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本特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本特点 中国的未来学研究,经过了1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致上说,它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一、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论作为未来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二、注意扬长避短,一方面发挥我国传统未来研究和顶测工作的特长,另一方面则把传统的调查研究、专家咨询、规划计划工作与现代未来学的理论、方法论和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三、强调从国情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出发,为各级规划、计划、管理和战略决策服务。四、注意在吸收前人和国外未来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新的见解、新的理论、方法论和技术方法。五、我国的未来学应用研究,既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反对西方绝望的“悲观派”和盲目的“乐观派”。 我国未来学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这个流派的特点是:把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相区别,同时把后者作为前者的研究对象。而在西方,未来学和未来研究被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未来学就是未来研究,来来研究也就是未来学。中国的这个新流派,克服了学科本身和研究对象相混淆的缺陷,并把未来学称为未来研究学。 【参考文献】: 秦麟征:“西方未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75年第4期。 秦麟征:“未来学”,《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秦麟征:《预测科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学礼:《怎样科学地预见未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宋健、于景之、李广元:“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定量研究”,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参考资料》1980年第1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译:《来来预测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 郑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未来与发展》1983年第4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