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黎庶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黎庶昌1837—1897

清末外交官、学者。字莼斋,贵州遵义人。从小读书,文章出色,但科场不售,只得廪贡生。后入曾国藩幕, 为曾所赏识,与张裕钊等成为“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充出使日本大臣,官至山东兵备道。黎师法桐城派,推崇曾国藩,曾死后其文集由黎编定。黎在出使日本时,与随员杨守敬发现《太平寰宇记》佚文,共访古籍秘本26种,刻成《古逸丛书》。著有《拙尊园丛稿》、《西洋杂志》,后者为中国较早记述西洋政俗民风之作。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黎庶昌

黎庶昌评传
论黎庶昌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论黎庶昌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析黎庶昌《敬陈管见折》
黎庶昌政治思想倾向辨析——兼与黄万机先生
商榷
黄万机
谭佛佑
侯绍庄
张海鹏
李世模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80页
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3期
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3期
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1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2期
试论黎庶昌的变革思想
论黎庶昌对曾国藩洋务观的继承和发展
读黎庶昌《西洋杂志》
黎庶昌与日本
丘铸昌
成晓军
丁蔚慈
王庆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4期
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2期
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2期
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4期
黎庶昌

黎庶昌1837—1897

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少从郑珍、莫友芝游。同治初,以廪贡生应诏上书论时事,由此知名。后入曾国藩幕,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使日大臣。官至川东兵备道。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远师桐城,近法湘乡。所作颇严谨疏畅。其论“洋务”和描述异域风物的散文,不拘守桐城义法,以活泼流动见长。著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又辑刻《古逸丛书》,收录日本所藏而我国已佚的古籍。

☚ 王闿运   邱心如 ☛

黎庶昌

 贵州遵义人。字莼斋。师从曾国藩,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1876年(光绪二年)任驻英国使馆参赞,后兼任驻法国、西班牙等国使馆参赞。1879年代表中国在巴黎出席关于建造巴拿马运河的国际会议。撰《西洋杂志》,反映英、法、德、西等国政情民俗。1881年任驻日本公使,任内搜集我国已佚古籍,辑成《古逸丛书》。1890年回国后,任川东兵备道。文宗桐城派,有《拙尊园丛稿》、《续古文辞类纂》等。
黎庶昌

165 黎庶昌1837—1905

近代散文家、外交家。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早期从郑珍学习,同治元年,上书论政,以贡生得授知县,入曾国藩幕,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曾署理吴江、青浦等县令。光绪二年以参赞衔随郭嵩焘出使欧洲,晋升为道员。光绪七年,任出使日本大臣。归国后任川东兵备道等职。为文宗法桐城派,长于叙事,简练流畅,明洁动人,如《卜来敦记》、《巴黎赛会纪略》、《游日光山记》等均传诵一时。著有《拙尊园丛稿》、《西洋杂志》、《黎氏文集》等,编有《续古文辞类纂》,还斥资刊印古籍、逸书多种。

☚ 尹湛纳希   薛福成 ☛

黎庶昌1837—1897

清散文家。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曾为曾国藩幕属,擢道员,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称“曾门四学生”。后出使英、法、德、日四国为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但其论“洋务”和描述国外风光的散文,已有摆脱桐城义法的迹象。著有《拙遵园丛稿》六卷,编有《续古文辞类纂》。又辑刻《古逸丛书》。

黎庶昌1837—1897

字莼斋。清末贵州遵义人。曾国藩幕僚,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弟子”。光绪二年(1876)郭松焘出使英国,他被调充参赞。以后游历比、瑞、葡、奥诸国,以所见所闻,撰成《西洋杂志》。晋道员。七至十年、十三至十六年,两度任出使日本大臣。在日搜集我国佚失的古籍,辑成《古逸丛书》,共二十六种。另著有《拙尊园丛稿》、《续古文辞类纂》等。

黎庶昌

(清·道光一十六年——光緒二十三年 1837~1897)貴州遵義人。字純齋。少嗜讀,從鄭珍游,講求經世學。廪貢生,以縣令發兩江。同治七年 (1868)使日本,訪求東瀛遣籍,影鈔唐、宋舊書,刻成 《古逸叢書》,皆國内不傳之本也,此事頗得楊守敬協力。光緒十七年(1891)為川東道。工書法。著有《拙尊園叢稿》、《廣韵校札》、《春秋左傳杜注校勘記》、《西洋雜志》。


黎庶昌尺牘 (局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