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麻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麻疹

❶ 儿科病证名。

指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遍身布发红色斑疹的急性传染病。又名麻子、疹子、痧子、瘄子、肤证、糠证。麻疹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末春初季节较多见,好发于儿童,尤以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幼小儿为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一经感染,大多在10天左右发病,被列为儿科四大症之一,几乎2~3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流行,严重地威胁著儿童的健康和生命,60年代后期,由于大力开展了预防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流行。麻疹主要是感受麻毒时邪所致。麻毒之邪,从口鼻而入,首犯肺胃两经,肺主皮毛属表,开窍于鼻,司呼吸,毒邪犯肺主要表现为肺卫症状,类似伤风感冒,胃主肌肉和四末,故皮疹出现全身达于四末,疹点由内外达,由里达表,疹透出齐,表示驱邪外出,为顺证。一般麻疹顺证分疹前期、出疹期、收疹期。疹前期为自发热开始至皮疹出现,约3~4日,可见麻疹初起,证似伤风感冒,突然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而热不解,咳嗽顿闷,打喷嚏,流鼻涕,打呵欠,面红目赤,眼泪汪汪,倦怠思睡,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粘膜红赤,贴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细小白色疹点,周围红晕,磊磊如麻,由少增多),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黄。

治宜辛凉透表,清宣肺卫,方用宣毒发表汤。

出疹期自见疹点开始,至疹透出齐,约3~4日。

临证可见壮热持续,精神困倦,鼻流黄涕,咳嗽加剧,口渴思饮,烦躁不宁,皮疹循序遍布全身,最后疹点见于鼻准及手足心,方为疹透出齐。疹形初起,由细疏而小,逐渐密布而大,微微隆起,扪之碍手,分布匀净,疹色红润,日渐加深,同时伴有面目微肿赤,眼泪汪汪,畏光羞明,舌质偏红,舌苔黄厚,或少苔欠津,脉数,指纹深红,为期约3~4日后,可转入收疹期。

治宜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方选清解透表汤加减。收疹期从皮疹出齐后依次消退,约3~4日。

可见疹透出齐,皮疹自上而下,依次消退,全身出现糠状脱屑,疹退后留下棕色斑痕,约1~2周左右,方可消失;体温渐退,食欲增加,咳嗽减轻,精神渐复,舌质嫩红欠津,苔少,脉细数无力,指纹淡红。若无其他病变,可完全恢复。此期疹透毒解,治宜益气滋阴清余热,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若全身四末皮疹不透,多因肺脾之气虚弱;或因毒热炽盛,致使营卫不和,阳气被郁,气血不达于四末,毒邪不得从肌肤发泄,则入里而生变证,如麻毒闭肺、麻毒吹喉、麻毒入眼、麻毒入耳、麻后口疳、麻后发颐、麻后下痢、麻后痧癞等,见各条。还可由正不胜邪,疹出不利,毒热内陷而致麻疹险证,见麻疹险证条。
❷ 医书。

一是江济时、梁乃津编著于1947年,由成城印刷所印行。

二是叶橘泉编著,现存1952年千顷堂书局铅印叶氏医学丛书单行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