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1950—1954年美国政治生活中以参议员麦卡锡为代表煽起的一股恶意诽谤和疯狂迫害共产党、民主进步势力和不同政见者的法西斯恐怖活动。 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城发表煽动性演说,宣称美国的危险来自某些官员的背叛,整个国务院已被共产党搞得千孔百疮。接著在盐湖城、雷诺城等地一再煽动反共。 20日在参议院作证时又恣意歪曲事实,诬指不少人是“共产党间谍”。1950年3月《华盛顿邮报》发表一幅漫画,在象征专门从事诽谤活动的圆形泥浆桶上写著“麦卡锡主义”,从此麦卡锡主义作为毫无根据的诽谤、恶意中伤和政治迫害的代名词流行全国。 1952年麦卡锡出版《为美国而斗争》一书,声称他的主张是“准备斗争的美国主义”。杜鲁门的民主党政府和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初期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1950年8月杜鲁门向全国提出攻击美国共产党的特别咨文,9月国会通过反共的《麦卡伦法》,年底根据该法逮捕了不少进步人士。根据1952年移民国籍法,严格限制“不可靠的”外国人移居美国。 1950年3月起麦卡锡指控忠诚为美国垄断资本服务的欧文·拉铁摩尔等人是“共产党间谍”。 1953年4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布10,450号行政命令,据此8,000人被确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人物”。 8月底,又签署《1954年共产党管制法》宣布美共为“非法组织”。艾森豪威尔还在1954年参与了麦卡锡主义对“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迫害。 麦卡锡还疯狂反对新中国,指责罗斯福、杜鲁门的对华政策是“卖国政策”。美国国务院中许多“中国通”如费正清、谢伟思、戴维斯、文森特、柯乐布等都惨遭迫害,史沫特莱、斯诺、黑人歌手保罗·罗伯逊等人也受迫害。麦卡锡还插手外交、军队事务,激起朝野上下对麦卡锡迫害的严重不满,1954年4—6月陆军听证会辩论中麦卡锡被陆军击败。7月30日参议院收到谴责麦卡锡的决议草案,12月2日正式通过这一议案,麦卡锡主义破产。 麦卡锡主义实际上是美国的法西斯主义,它的极端措施既使美国人民深受其害,也有损于垄断资本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