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类型
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技术工程。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的区别。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所不同。
❶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是以林地为对象,在宜林地上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以包含多种地类的区域或流域为对象。造林与森林经营的目的在于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的或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例如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❷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❸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❹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的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土地上采用综合措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可划分为生物群落建造工程、环境改良工程和食物链工程三个类型。
❶生物群落建造工程。是把设计的种群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定植或安置在复合林业生态系统之中。如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前提。林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草类。
❷环境改良工程。是在一些严重退化的困难立地条件下,为建造稳定的复合林业生态系统而实行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为了保证植物 (包括作物) 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立地条件。如改善造林立地条件的各类蓄水整地工程,径流汇集工程,风沙区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防止各类侵蚀的水土保持工程及地面覆盖保墒、吸水剂应用、低湿地排水工程等。目的在于为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❸食物链工程。包括生产性食物链与 “减耗” 性食物链。生产食物链可以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如有人在太行山区采用肉鸡、肉鹅、肉兔等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产性食物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用鱼作为生产性食物链已有几百年成功的历史。“减耗” 性食物链在国内外也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如山东日照市利用人工放养灰鹊雀控制森林病虫害效果显著,太行山区利用人工放养益鸟控制林冠害虫的效果也很显著。食物链在林业生态工程中的应用,其本身又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工作的一部分。如用柞蚕代替食叶害虫,用蜜蜂代替野蜂,用驯化的草食动物代替野生草食动物等。这样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此外,根据生态系统工程在某一固定区域建设的目的、结构与功能,林业生态工程还可划分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沿海林业生态工程、城市林业生态工程、水源区林业生态工程、复合农林业生态工程、防治山地灾害林业生态工程、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