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鱼
亦称“鲐”。 硬骨鱼类。鲈形目,鲭科。 体纺锤形。头呈圆锥形,口较大,牙细小,鳃耙密而多。 侧线有小圆鳞200余片。第一背鳍由棘组成,背鳍与臀鳍后各有5个小鳍,尾鳍叉形。 体背青绿色,有深绿色不规则虫形斑纹,腹白色。为远程洄游性中上层鱼类。 游泳能力强,速度快。以甲壳类、鱼类为食。生殖期在5-7月份,卵浮性。一般成鱼体长在350-400毫米,重约1千克,最大可达2千克。 为太平洋西部主要经济鱼类。肉鲜美,可鲜食或腌制和制罐头;但肉内含组胺酸较高,捕后须速冻,保藏不善,会引起组胺酸中毒,一般可在18-24小时自愈。 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朝鲜半岛及菲律宾海域。 同属有狭头鲐[Pneumatophorus tapeinocephalus]、圆鲐[P.tapeioncepha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