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骷髅幻戏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骷髅幻戏图 【作品赏析】: 画幅之核心主题,当为生死转化及其因果轮回。 画家将画一分为二,生死各半。左边画一大骷髅,头戴朴头,身著色衣,关节以线穿连,为艺人的演戏傀儡,含有死之意;右边则画一小儿,手足著地,仰首伸臂,带有生之欲。 生死既分,却又互相吸引,故画幅中央画一被大骷髅戏弄的小骷髅,面向小儿,作躬身招呼状。 此是戏中之戏,亦是精心之笔。 骷髅躯架刻画准确,小儿动态神气表现生动,足见画家观察研究之功力。大骷髅身后,一妇人袒胸露乳,喂哺幼儿,神色不安地注视著骷髅戏婴之情景,与画幅右边神情恐惧、伸手阻拦那趴地小儿的另一妇人恰成对照,呈现一种静与动、思与行的对立。 于构图的黑白布置上,画家将示死气之骷髅衬于密线重墨组成的墩子、货担之前,增添了阴森、黑暗及恐怖的气氛;同时,却将表现生的小儿置于简写的土地及大片空白的背景上,加强了晴朗、光明及欣喜的感觉,可谓苦心经营之处。画面笔墨处处皆是此种两极对照,如虚与实、白与黑、疏与密、轻与重等等线面、色彩因素,无一不是为其生死主题服务的。 单纯从笔墨技法上看,李嵩发挥了自己擅于勾勒、界画之才能,线条坚韧扎实,墨色精致细腻。 衣纹用线劲利,或纤柔、或飘动、或挺拔,皆依形态动作而生变化。器物用笔工整严细,笔笔送到,不见轻率浮滑。骨骼、肌肤用笔略有差别,前者刚健、凝重,后者圆转、富于弹性。 至于浓淡设色,基本为层层渲染,渐次加深浓重程度,直至轮廓空间毕现方止。染工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 此画集中地体现了画家在人物画形象刻画与线条勾勒方面,以及在风俗画情趣选择与寓意深邃方面所具备的高超技巧,是艺术形式和思想旨趣完美融合的结品。 有研究者认为,李嵩此画可能与庄子“齐生死”观有关。庄子曾借骷髅之言谓至人以生为死,以死为生,表述一种精神解脱之寓意。但此论是否确切,尚待详考。 。宋 李嵩 纸本设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