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伯朗士
【生卒】:1638—1715年 【介绍】: 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天主教士、神学家和笛卡尔学派右翼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生于贵族之家,早年曾就学于拉马士公学,获文科学士学位,后入巴黎大学神学院学习。1660年,进入天主教会办的修道院隐修,进行著述,其著作大受天主教会的欢迎,1699年被接纳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马勒伯朗士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早期,他是一个正统的笛卡尔主义者,后期则试图将笛卡尔主义同奥古斯丁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综合在一起,建立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他的一句名言是:我们在上帝身上看到一切事物。上帝是宇宙的唯一实体和变化的唯一原因,他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并且自身包含著万物。如果人与上帝没有联系的话,则人类既不可能认识内心世界,也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自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不是自然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只是一种偶因或机缘。 无论物体位置的改变,还是人的思想的变化都是上帝造成的。人的肉体和心灵的协调一致也是由于上帝意志力量的作用。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人虽然知道事物存在,却不能认识事物,因为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超越精神的范围而与物质相通,人的精神也没有能力产生观念来认识物质性的东西。只有依靠上帝才能认识世界万物,因为上帝的精神或理性包含人所能发现的全部真理观念。 主要著作有:《真理的探索》(1674-1675)、《基督教沉思录》(1683)、《论道德》(1684)和《形而上学对话录》(1688)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