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丁·菲耶罗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丁·菲耶罗主义 阿根廷现代文学流派。 始于1924年《马丁·菲耶罗》杂志发表《〈马丁·菲耶罗〉宣言》,终于1927年该杂志停刊。主要成员包括杂志的编辑兼作家埃瓦尔·门德斯、阿图罗·埃斯特雷拉和卡洛斯·比利亚莱以及聚集在杂志周围的青年诗人博尔赫斯、希龙多、马雷查尔、冈萨雷斯·拉努萨、马塞多尼奥·费尔南德斯、罗伯托·阿尔特等等。 马丁·菲耶罗主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学”,向往“广阔的文学宇宙主义”,主张“换一换角度”,“换一换眼镜”,“这样,阳光下必定充满了新鲜事物”。马丁·菲耶罗派又称佛罗里达派,与坚持传统的伯多派形成了严重的对立,双方唇枪舌剑,彼此相强,一直持续到《马丁·菲耶罗》杂志停刊。主要作品有博尔赫斯的《面前的月亮》(1925)、希龙多的《贴花法》(1925)、马雷查尔的《光阴似箭》(1926)和阿尔特的《疯狂的玩具》(1926)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