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管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食管炎 食管炎性疾病包括食管非特异性炎症,特异性炎症(如食管结核、霉菌病)、腐蚀性食管炎及消化性食管炎等。由于发生原因不同,而症状严重差别很大。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并存。属中医“吞酸”、“噎膈”、“呕吐”等病证范畴。 〔病因病理〕 食管炎由于食管粘膜损伤后继发感染,食管壁慢性刺激,口咽部慢性炎症,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全,手术后胃液血食管内返流,剧烈呕吐等原因。见上皮基底细胞增厚,乳突增高,白细胞浸润达固有膜。急性期上皮部分坏死脱落、糜烂,形成表浅溃疡,粘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间隙水肿,血管充血。亚急性和慢性期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间质细胞。再生上皮区域及肉芽组织有很丰富的纤维母细胞,最后成为结缔组织,食管形成狭窄。 中医认为因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逆而犯胃;或因饮食不节,恣食辛辣或嗜酒成性,日积月累,热积于中,气机上逆而成。 〔诊断要点〕 1.非特异性食管炎: (1)胸骨后刺痛,进食时明显。 (2)后期可因瘢痕狭窄而有吞咽梗阻症状。 (3)食管钡剂造影多不易发现明显变化,偶见食管壁粘膜粗糙,少量钡剂附著。 (4)食管镜检查可见食管粘膜增厚、苍白及糜烂等。活检可明确诊断。 2.消化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 (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性疼痛。多在进食辛酸、脂肪食、酒类后出现或加重。 (2)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胸骨两侧或两臂,服碱性药物后缓解。 (3)食后仰卧,躯干前屈或剧烈运动可有酸或苦味胃内容物溢入口腔。 (4)可有吞咽障碍,甚至吐血。 (5)食管钡剂造影发现粘膜正常或皱襞不规则、紊乱、增粗,重者有食管狭窄,部分见钡剂从胃返流至食管。 (6)食管滴酸试验阳性。 (7)食管镜检查及活检可明确诊断及观察炎症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1.食管癌和贲门癌:病史短,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X线或内窥镜检查在直视下予以鉴别,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2.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主要为上腹部不适,腹胀或有腹泻。亦可有打嗝、反胃、烧心等症状。如疑有异常反流应作X线、内镜及食管功能检查。 3.梅核气:咽中如物梗塞,食不妨碍,食管内窥镜检查无异常。 〔辨证分型要点〕 1.肝胃郁热:证属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上犯,胃失和降,肝热挟胆火上乘,故见胸骨后灼热疼痛,脘闷反酸,口干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胃热上逆:证属胃中积热,气失和降,胃热上冲,肠津被灼,肠道失润故见胸骨后灼热疼痛,嘈杂吐酸,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疗〕 一、中医疗法 (一)证型论治 1.肝胃郁热。 〔治则〕疏泄热,和胃降逆。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陈皮15g 白芍15g 丹皮15g 栀子15g 泽泻10g 黄连10g 柴胡15g 茯苓15g 甘草10g 〔加减〕若肝气郁结较甚者可加川栋子15g,枳壳11g,郁金15g;胃酸过多者加瓦楞子15g。 2.胃热上逆。 〔治则〕清胃泄热、理气和胃。 〔方药〕越鞠丸合左金丸加减。 香附15g 川芎15g 苍术10g 神曲15g 炒栀子10g 黄连10g 丹皮15g 生地10g 甘草10g 〔加减〕若吞酸呕吐甚者加半夏15g,瓦楞子10g,乌贼骨10g;若便秘甚者加大黄10g。 (二)内服中成药 1.木香顺气丸,1丸,日2次; 2.左金丸,1丸,日2次,以上用于肝胃不和证。 (三)单方验方 1.食道丸: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银花、连翘各100g 胖大海50g共为末,蜜丸,1丸10g,日3~5丸。 2.治噎丸:清半夏75g,桃仁30g,栀子30g,黄连10g,蜂蜜150g,前四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日4次,每次1丸含服。 (四)针灸疗法 1.体针:取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阴陵泉等。 2.耳针:取膈、食道区。 二、西医疗法 (一)非手术疗法 对无症状者,可不必治疗。如有食管炎症状者,可用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少吃多餐。一般制酸剂有效。如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忌用胆碱能阻滞剂(阿托品、颠茄等),以免减弱食管下段肌肉收缩力。胃复安有增强食管、胃蠕动能,增加胃内容物排空速度,减轻胃返流。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 (1)症状持续而且严重,内科治疗无效者。 (2)有呕血、便血反复发作者。 (3)返流性食管炎严重,引起的瘢痕狭窄者。 (4)疑有恶性病变者。 (5)合并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或有巨大裂孔疝和食管旁疝者。 2.手术方式: (1)食管裂孔修补术。 (2)胃底褶叠术。 (3)食管疤痕狭窄扩张术。 (4)疤痕段切除吻合术等。 〔调护与预防〕 1.避免高脂肪饮食及刺激性食物。 2.禁烟酒,忌食咖啡等食物。 3.睡眠时抬高床头,改变饮食和姿式,减肥。 〔现代研究〕 目前有人经临床研究体会,本病的根本原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不全,引起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腐蚀食管粘膜所致。治疗的根本办法是增加食管括约肌的张力。根据临床体会,中药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之剂具有增强食管括约肌张力的作用,可防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但中药的止酸作用小,而H2-受体拮抗剂和洛赛克具有很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酸度,减轻食道损伤。两者合用,疗效比单用中药或西药疗效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