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韵味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韵味说 晚唐诗人司空图在其书信和诗论中提出的一种关于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理论。 他认为要“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诗歌不仅要有“景”、有“象”,而且要有深蕴,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二十四诗品》)。所以诗的艺术表现就要有“韵味”,包括“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二十四诗品》)。 “韵”,本指语言、韵律和节奏,即诗歌的形式因素,“韵外之致”就是要求诗歌创作有超出这些形式因素,具更深远、生动的意蕴;“味”,即诗的“滋味”,“味外之旨”就是诗歌精美的语言之外的含蓄意境。司空图强调诗歌创作不拘泥于文字、形式美,而要求传神、蕴含深远的意蕴;不拘泥形似,而要“离形得似”、“超以象外”,体现艺术形象的灵气。 总之,诗歌不能只是意尽于文词中,而是要能给欣赏者以充分的想象和余味。显然,韵味说更强调了诗歌艺术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特点,超越了前人,影响到后来的“兴趣说”、“神韵说”;但这一主张存在著抽象谈玄、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如鼓吹“澄澹精致”等,对后人亦有消极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