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
【生卒】:约前280—前233 【介绍】: 中国古代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身韩国贵族。曾多次建议韩王变法,都未被采纳。著《孤愤》、《五蠹》、《说难》等10万言,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著作有《韩非子》。在财政政策上,韩非提出“论其税赋以均贫富”的主张。这里的“均贫富”,不是平均富人和穷人的财产的意思,而是指富人和穷人的财政负担要合理。 他主张薄赋敛,指出“耕者则重视”是使农民不愿“疾作”的重要原因。韩非特别从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说明“重赋敛”和“徭役多”对封建君主的害处。 如果“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身”,那么“为人臣者”,就要“尽民力以养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纵)其所欲”,他们自己则借此以“树私利”。如果“徭役多”,人民为了逃避徭役,就要依托权门,利用权门的势力免除徭役。这样的人越多,“贵人”就越富。这不是封建国君的“天下长利”。 因此必须实行轻徭役政策。“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薄税敛,轻徭役不仅有利于生产,而且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地主阶级专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