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晖墓志
【作品赏析】: 我国西北地区凭借干旱条件,保存下来大量古人墨迹,如高昌墓砖等。 而内地潮湿,墨书很难保存,出土于中原地区的韩宝晖墓志墨书是一个例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韩宝晖墓志》字在隶、楷之间。有些字,如第四行的“七年”还保持著隶书的体段,但多数字的写法已是楷书。 此志笔画粗重,行笔迟滞,笔画的粗细变化较小,略有板刻之感。 然而书写认真,字间统一,也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 由于韩宝晖葬于曹魏重镇邺城,其字似也受到曹魏时期书法的影响。 如第三行的“年”字,上面一横,起笔呈双燕尾形,收笔重按,为单燕尾,同曹魏时期的《王基碑》、《曹真碑》处理方法相近。又如那个“十”字的竖画,皆由左侧入笔,顿笔后下行,收笔时又向左出锋;“廿”右侧“十”字写法相同,左侧“十”字竖画出入之迹相反。 这些见于墨迹、“看得见”的出入之迹,对理解石刻有帮助。 。  北齐 武平七年(576)书 隶楷 墨迹 9行 行9字 原志现藏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