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青娘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青娘子 【概况】: 异名 芫青(《别录》),青娘虫、相思虫(《苏州本产药材》),青虫(《中药志》)。 基源 为芫青科绿芫青属昆虫绿芫青的干燥成虫。本属约5种。 原动物 绿芫青Lytta caraganae Pallas 形态 体绿色或蓝绿色,有光泽。体长12~20mm。 头略呈三角形,头顶中央有一条纵沟纹,额与头顶间的中央有一红斑。复眼肾形,触角念珠状,末节末端尖锐。 前胸背板光滑,两侧前后角隆起,鞘翅柔软,表面密布横皱纹,隐约可见3条平行纵脊纹,爪裂为2片。(图见《中国动物药》.148页.图159) 生境与分布 成虫常成群食害野生豆科植物。 有假死性。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生药】: 采集 夏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或置容器中蒸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产江苏、安徽等地。 鉴别 干燥虫体长圆形,长1~2cm,宽0.4~0.5cm。头略呈三角形,蓝紫色,有光泽;眼小,微突。鞘翅全部呈亮绿色、蓝紫色或红紫色而具美丽的光泽;膜翅淡棕色,有4条较明显的脉纹。胸部突起,腹部具5体节。足3对多已脱落。 以干燥、完整、色青绿鲜艳有光泽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去头、足、翅及杂质,和米同炒至米呈焦黄色,青娘子微呈火色时,取出,筛去米。(每青娘子5kg用米1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斑蝥素(Cantharidin)及脂肪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40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别录》:“辛,微温。有毒。 ” 功效 攻毒,逐瘀。 主治 瘰疬,狂犬咬伤。 ❶ 《别录》:“堕胎。” ” 用法用量 内服:炒炙后煎汤,1~2枚;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刘涓子鬼遗方》:“治瘘肿病:斑蝥40枚(去头、足、翅,熬),桂心1.2g,芫青10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30枚(熬)。上4味捣下筛,酒服1g,日一。忌生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