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毛风毛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毛风毛菊 【名称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概况】: 基源 为菊科风毛菊属全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风毛菊属全世界有400余种,中国有300余种。 原植物 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f.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密被干膜质残叶柄。茎直立,高10~20cm,被长柔毛。基部叶莲座状,叶基部渐狭成具翅的短柄,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6cm,宽2~3cm,顶端稍尖或稍钝,边缘有不明显疏浅齿或全缘,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边缘有睫毛;茎生叶1~3,线状长圆形或线形。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cm;总苞卵状钟形,总苞片全部边缘紫色,顶端长渐尖,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全为管状花,紫色。瘦果圆柱形,长3~4mm: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 625页.图6663) 生境与分布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于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 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化学】:地上部分含9种化合物,计有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lelliferone)、柯伊利素(Chrysoeriol)、牛蒡子甙(Arctin)、木犀草素(Luteolin)、茵芋甙(Skimmin)、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ide)、紫丁香甙(Syringin)和一种新的倍半木脂素萨斯醇(Saussol)(1)[1],其中紫丁香甙、又名救必应乙素,有止血作用。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9;10(11):1090 【药性】: 性味 苦、涩,寒。 功效 解热,散瘀,止痛。 主治 外感发热,瘀血疼痛。 ❶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解热,散瘀,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