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乳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乳石 【概况】: 异名 石钟乳(《本经》),虚中(《吴普本草》),公乳(《别录》),黄石砂(《药性论》),夏乳根(《石药尔雅》)。 基源 钟乳石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 原矿物 正品钟乳石指方解石。 历史 本品原名石钟乳,最早记载于《本经》。 李时珍释其名曰:“石之津气,钟聚成乳,滴滴成石,故名石钟乳。”陶弘景谓:“第一出始兴(广东韶关市),而江陵(府)(湖北江陵县)及东境名山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长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黄,以苦酒洗刷则白。 ”李时珍谓:“按范成大桂海志所说甚详明。云桂林接宜、融山洞穴中,钟乳甚多。 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床,白如玉雪,石液融结成者。乳床下垂,如倒数峰小山,锋端渐锐且长如冰柱,柱端轻薄中空如鹅翎。 ”所描述产状、产地、形态与现今钟乳石一致。并历代本草均指出前端鹅管石(又称滴乳石)质佳。 钟乳石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1985和1990年版药典收载其主成分碳酸钙含量。80年代后期对其微量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制剂在水、酸、碱溶出的微量成分亦进行了测试研究。 形态 方解石属于三方晶系。为钟乳状集合体。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具同心环或放射状结构。表面为白色、灰白色,常被染成浅黄褐或浅灰黄等色调,条痕白色。硬度3,性脆,密度为2.715g/cm3。 产状 钟乳常见于石灰岩的山洞中,凡石灰岩山区有洞穴处皆可产出。由于岩石中部分石灰质地层被含有碳酸的水冲击溶解,自洞穴上部滴沥下降时,接触空气,放出二氧化碳,析出结晶性碳酸钙,渐次下垂凝结成钟乳状,即称为钟乳石。 产地 产于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采取。 自洞穴采收凝积的石乳,除去表面附著物及杂石。粗如酒杯的称“钟乳石”;细如鹅管状的称“滴乳石”。药材产于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鉴别 性状 1)钟乳石圆柱形或圆锥形,大小不一,长5~15cm,直径2~7cm;表面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凹凸不平。 质坚而重,断面较平整,洁白色或棕黄色,中央多可见一圆孔,圆孔周围有多数圈层。气无,味微咸。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2)滴乳石笔管状或圆柱状,中空,稍弯曲,长3~5cm,直径1~1.5cm,管壁厚约1mm;表面乳白色或灰黄色,多半透明,粗糙或稍光滑。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具玻璃光泽,空洞较大,有的可见环形层次。以上两种均以色白、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 在透射偏光镜下,方解石无色透明,闪突起明显。干涉色高级彩白。 折射率:No=1.658,Ne=1.486;双折射率:No-Ne=0.172。 理化 取钟乳石碎粉约2g,滴加稀盐酸,即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气泡;溶液加硫酸数滴,即发生白色硫酸钙沉淀。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钟乳碎块和煅钟乳石。 ❶ 钟乳石洗净,打成碎块,干燥。 ❷ 煅钟乳石.取净钟乳石,置适宜容器内,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研碎。 贮藏 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 钟乳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含量95%~99.5%[1]。据化学全分析含有Al2O30.05%,Fe2O3 0.04%,TiO2 0.01%,P2O5 0.04%,MgO 0.11%,K2O 0.11%,Na2O 0.09%,H2O 0.41%,CaO 56.16%,CO2 42.49%;另尚含有Pb、Zn、Cu、Sn、B、Ti、Mn、Ag、Sr、Fe等微量元素[2]。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1990年版的说明书(内部资料) [2] 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169 【药性】: 性味 甘,温。 ❶ 《本经》:“甘,温。”“孔公孽、殷孽:辛,温。” ” 归经 入肺、肾经。 ❶ 《纲目》:“阳明经气分。” 功效 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 主治 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 ❶ 《本经》:“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孔公孽: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殷孽: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痿,癥瘕结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孔公孽: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殷孽:恶防风,畏术。” 方选和验方 ❶ 钟乳丸(《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解颅囟大,身有痼热,头汗出,腹胀,咳嗽上气,肩息胫蹇,年已三岁尚不能行:钟乳粉、防风(去芦头)、牛黄(研细)、甘草(炙微赤,锉)、漆花各7.5g,熟干地黄15g。 上药捣罗为末,入研3药,更研令匀,以犬脑髓和丸,如麻子大。每次以粥饮送下3丸,早晨、午间、日晚各1次。 ❸ 草钟乳丸(《千金翼方》)治五劳七伤,损肺气,阳气绝,手足冷,心中少气,髓虚腰疼脚痹,身烦口干不能食:钟乳74g(研令细),菟丝子37g(酒浸1宿,别捣),石斛37g,吴茱萸18g。上4味,别捣筛为末,炼蜜丸如梧子。空腹服7丸,日再服之讫,行数百步,温清酒120ml饮之,复二三百步,口胸内热,热如定,即食干饭豆酱;过一日,食如常,暖将息。 温服,食后。 上5味,以清酒3600ml渍。 服40ml,日再,稍增至200ml。 ❻ 鹅管石汤(《中药临床应用》)治支气管哮喘:鹅管石30g,核桃仁10个,杏仁9g,莱菔子12g,甘草3g。水煎服。(哮喘而见血者不宜服;肾阳虚者不宜多服久服易引起胃石)。 饮服9g。” 单方应用 ❶ 《十便良方》:“治吐血损肺:炼成钟乳粉,每服6g,糯米汤下。”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石钟乳,其气慓疾,令阳气暴充,饮食倍进,而形体壮盛。昧者得此自庆,益肆淫泆,精气暗损,石气独存,孤阳愈炽。久之营卫不从,发为淋渴,变为痈疽,是果乳石之过耶,抑人之自取耶。” 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者,辛温之力也。疗脚弱疼冷者,亦是阳气下行之验也。 甄权主寒咳通声者,辛以散邪结,温以祛寒气故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