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酸藤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酸藤木 【概况】: 异名 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陆川本草》),透地尤(《南宁市药物志》),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八地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山盐酸鸡、酸醋藤、信筒子(《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植物酸藤子的根和枝叶。 原植物 酸藤子Embelia laeta(Linn.)Mez,又名酸果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落叶攀援状灌木,高2~3m。 茎圆柱形,褐红色或灰色,具圆形皮孔。叶互生,叶片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6cm,宽1~2cm,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上面深绿色,下面常被薄白粉,中脉在上面微凹,在下面凸起,叶脉羽状,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5mm。花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总状花序稠密,侧生或腋生,著生于前一年无叶小枝上,长3~8mm,有花3~8朵,基部有1~2轮苞片,花柄长约1.5mm,上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花萼基部连合,萼裂片卵形或三角形,具腺点;花瓣白色或乳黄色,分离,卵形或长圆形,具缘毛,外面无毛,内面具腺点和乳头状突起;雄蕊在雄花中长于花瓣,在雌花中退化雄蕊短于花瓣,基部与花瓣合生,花药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子房瓶状,无毛,花柱细长。果实球形,直径约5mm,光滑,腺点不明显,成熟时暗红色。花期12月至第2年三月,果期4~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30页.图44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850m的山谷林下或山坡疏林中,林缘灌丛中。分布于中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产。 。【生药】: 采集 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化学】: 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 参考文献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233 【药性】: 性味 酸、涩,平。 ❶ 《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主治 咽喉肿痛,齿龈出血,脾虚泄泻,跌打瘀痛,痔疮。 ❶ 《陆川本草》:“消炎,杀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等。并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陆川本草》:“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酸藤木叶适量,煎水含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