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琇
【生卒】:1614—1675 【介绍】: 清初临济宗禅僧。 号玉林,即“大觉普济禅师”。俗姓杨。 蓉城(今江苏江阴)人。出身没落巨族,受父亲影响,少年即虔诚奉佛。十九岁时往常州磐山寺,投天隐圆修禅师为僧。白日执劳方丈,夜晚入堂坐香,数月后悟道得法,在圆修鼓励下,矢志为高僧名衲。 二十三岁时,继圆修住持湖州(今属浙江)报恩寺,年青出道,为禅门罕见,故佛子多视为奇特。以法门为己任,时时亲自外出化行,筹资扩建堂室,又严肃寺风,名誉鹰扬。 顺治十五年(1658),三次辞顺治帝之召,次年乃应允赴京为帝说法。顺治礼遇优渥,以禅门师长相待,请他取法名,相得甚欢。又赐黄衣、银印;封通琇为“大觉普济禅师”,再赐紫衣、金印。十七年(1660)冬,再召入京为帝证道,婉言劝帝不可剃度。 顺治欣然应允,并建坛选僧一千五百人,从通诱受菩萨戒,加封他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顺治去世后,得旨南归。晚年开法西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衲子闻风奔赴。 然仗势欺人,霸占曹洞宗寒松智操所住宜兴善权寺,又欲染指寺侧陈姓宗祠,以至激起民变,善权寺被陈氏焚尽。 因惶惶不可终日,尽屏参侍,不食粒米。后又仓惶只身北遁,改号无住,至淮安清江浦慈云庵,危坐以终。著有《大觉普济玉林国师语录》。弟子有 溪、白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