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陷★★★ 01525名

xiàn ❶动掉进(泥沙、沼泽等松软的地方)。陷进泥潭 →❷动被攻破或占领。沦陷|陷落 ❸动 使陷落;攻破。冲锋陷阵 →❹名陷阱。 ○❺动陷害。诬陷|构陷 ○❻动物体表面的一部分凹进去。两颊深陷|天塌地陷|洼陷 ❼名 缺点;不完善的部分。缺陷用法说明㊀统读 xiàn,不读 xuàn。㊁右边是“臽”,不是“舀(yǎo)”。由“臽”构成的字还有“馅” “焰” “阎”等。
❶掉进(泥土等松软的物体里)。作带补谓语。 刚进入泥泞地段,车轮就~了进去|她两脚~在泥里了|身体~了一半在褥子里。 ❷凹进。作带补谓语。 连熬了两个夜,他的眼睛都~进去了|一场大病之后,她的眼睛、两颊都~下去了|公路正中~下去两平方米左右|她两颊深~,脸色青黄。 ❸陷害。多用于文言文。作带宾、带补谓语。 ~人以罪|请勿~我于不义。 【近】 ❶掉 沉 【反】 ❷冒 【词语】 陷害 陷阱 陷坑 陷落
字源解说 “臽”是“陷”的本字。臽,甲骨文 像人 掉进阱坑 里。造字本义:不慎掉进敌人或猎人预设的阱坑。当“臽”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阜” (石阶,代山地)另造“陷”代替,表示在山野挖掘的用来伏击敌人或捕捉野兽的阱坑。隶书 将篆文的“阜” 写成“左耳旁”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陷,高下也。一曰陊也。从阜,从臽,臽亦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陷,从高处坠入阱坑。一种说法认为,“陷”是“堕”。字形采用“阜、臽”会义,“臽”也是声旁。 引申线索

字源解说 “臽”是“陷”的本字。臽,甲骨文 像一个人 掉进阱坑 里,几点指事符号 表示松土。有的甲骨文 省去松土的指事符号 。造字本义:不慎掉进敌人或猎人预设的阱坑。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 ,以“女” 代“人” ,将阱坑 写成“臼” ,表示阱坑布满致命利刺。篆文字形 综合甲骨文 和金文 。楷书异体字 将 写成 。当“臽”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阜”另造“陷”代替。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臽,小阱也。从人,在臼上。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臽,小陷阱。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像人在臼上。
【字族索引】 臽
【同音字】 xiàn |